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05-05 03:39:04

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

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探索能够提高教学效益的各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堂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措施,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力争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幽默生动,增加课堂吸引力

调查材料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生动的课堂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化解尴尬、窘迫局面,保护孩子的自尊,也可增加老师的自身魅力。作为语文老师,拥有这个优点尤为重要。例如上课铃响了,学生不情愿地回到课室,这时身为老师的我故意东寻寻,西找找,并大声地自言自语:“在哪儿呢?”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你找什么?”我答:“找你们的心。”如此,学生自然马上将“野心”收回,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兴趣盎然地听课。当学生课堂兴致不高时,我就故意对着手机大声地喊:“喂,110吗?”学生会惊讶的问:“老师,您打110干什么?”我答:“报警呀,你们苦瓜着脸,不是刚刚掉了十万吊钱吗?”学生纷纷乐呵呵地说:“不是。”我又因势利导:“那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心绪又收回了。人们常说要以不变应万变。我却认为教育学生,应该以万变应不变,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二、多媒体教学,乐学语文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落伍,严肃、古板的老师会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从形式枯燥的教学中跳出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却蕴含渊博的知识。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老师几乎需要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或天文地理知识,但单凭老师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会常常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多媒体就可助我们一臂之力。初中学生,自控力弱,注意力难集中,而多媒体技术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永远对学生有着巨大吸引力。通过把必须传授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图、文、音乐、视频搭配,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象,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加深记忆,放飞想象,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水调歌头》这首词时,不仅可以在课件中介绍作者、词作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将FLASH动漫和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歌曲组合在一起,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因南方学生多数没有看过雪,我就通过网络搜索下雪的图片、盆地图片和“冰皮始解”垂柳照影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做成PPT在课堂上播放。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济南冬天的阳光、山、雪、水之美,自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轻而易举地掌握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量体裁衣,培养能力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量体裁衣,选择不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富于情节、戏剧性的课文,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最精彩的文段叙述,让学生把情节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叫小品法。如学习《变色龙》时,让几个学生饰演奥楚蔑洛夫等不同角色,把主人公凭“狗的主人是谁”为依据,进行判案的过程表演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变”的原因,从而悟出作者写作意图。

学习说明文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文本介绍对象的有关画面,变想象为直观,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轻松掌握知识。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播放从CCTV 10科教台《故宫》栏目中录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一边看故宫录像,一边听配乐朗读,游览故宫。学生在这样生动的情境中,积极性和自主性加强,对故宫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也心中有数,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于《天净沙・秋思》、《观沧海》等纯借景抒情类作品,可用绘画法再现文本之景,即让学生结合诗词的含义,描绘出诗中之画,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于《童趣》、《伤仲永》等文言文,可用复述法。即在课前由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复述文本内容,既有助于理解文本内涵,又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上一篇:重视常见错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解题才能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运用分层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