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野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21 08:39:19

成才视野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字运用和空间基础知识的一门科学,小学又为中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讲授,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呢?下面,我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及做法。

一、创设良好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情境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只局限在事物的表面,如看图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他们对所有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所以,教师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带面微笑进入课堂,以良好的情境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游戏中、故事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新知,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描绘自己的蓝天白云。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耳熟目详的《西游记》动画片,给他们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贪睡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憨厚老实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知道谁吃的饼最多吗?这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猜想孙悟空一定分得多,因为西天取经他功劳大;有的学生说猪八戒分得多,因为他嘴馋并且饭量大;有的学生抱打不平说沙僧分得多,因为他担子沉,干活多。这时我就顺势而导,自然而然地就导入了新课。

二、面向全体同学,关注个性差异,注重动手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不同档次、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具体的操作练习,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提高和长足发展。例如我在上《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我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4人,每人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来实际测量,接着计算自己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派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这样,学生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这个知识点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实践证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教学的效果,要比观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讲解所获得知识更形象直观,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要运用到生活之中。所以,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超市中如何买东西、如何付账,从感性上认识人民币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商品,进行简单的算钱、付钱、找钱,从中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体会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巧妙设计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取了新知识,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这时,教师若用机械重复的练习去巩固已获得的新知识,学生将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科学的、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另外,还要注意安排适量有弹性的练习,逐步启发,层层递进,深刻地理解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兴趣、发展智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数学王国的钥匙,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有效开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点滴做起,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不断成才。

(辽宁省瓦房店市九龙国税希望小学)

上一篇: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对策探究 下一篇:手工、工艺课的创新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