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RTSII型轨道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05 07:42:33

浅谈CRTSII型轨道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CRTSⅡ型轨道板所采用的混凝土为C55级,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后期耐久性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轨道板采用工厂化生产,对轨道板的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存在的工艺问题进行了摸索和改进。本文结合CRTSⅡ型轨道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轨道板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毛坯板采用先张法生产工艺,每个台座设置27套模具,每条生产线作业周期约24小时。除必要的休整时间外,生产线无间断、循环进行轨道板预制施工。成品板生产线以数控磨床为中心,在毛坯板自然养护不少于28天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基本完成),对承轨面进行打磨加工以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几何高精度要求,其中模具安装及精调、钢筋网片绝缘处理、预应力张拉施工、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脱模、存放及承轨台磨削加工等工序是轨道板预制的重要环节。

2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及配合比

2.1主要原材料

针对传统高性能混凝土多采用超细水泥,其针对其成本高、供应量受限、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差等问题,特研配出一种采用P.II 52.5水泥为主的高性能混凝土,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见表。

2.2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按照C55强度等级设计,从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工艺性能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最终得出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用量)为:水泥 431 Kg:掺合料 48 Kg:中砂 623 Kg:碎石 1209 Kg:外加剂 7.2 Kg:水 134 Kg。

3混凝土生产及浇筑工艺

3.1 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采用一台HZS160型搅拌站拌合混凝土,同时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称料误差均以质量计(规定为:水、外加剂、胶凝材料≤±1%;砂、石≤±2%。)搅拌量为每罐3 m3。夏季施工混凝土搅拌时间为120s,气候过于炎热时宜采用低温水或拌合水中加入冰块等措施降温。冬季施工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时间可延长到150s.并且通过对拌合用水、砂、石加热的方式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3.2混凝土浇筑

布料机接收操作命令后,将会连续、均匀地将混凝土灌注至模具之内,混凝土灌注方向垂直于布料机的行驶方向,同时以每块板为单元开启振动装置,确保每块轨道板混凝土的密实性,每块轨道板的振动时间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塌落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20S—180S。

3.3 混凝土表面拉毛处理。混凝土提浆整平结束,待混凝土表面收浆抹面后,混凝土表面的水份有所蒸发即可采用拉毛器进行拉毛。拉毛应该尽量做到一次完成,深度控制在1-2mm,同时在拉毛操作过程中,速度均匀,中间不宜停顿。

4 混凝土温度施工措施

4.1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4.1.1 根据板厂所处地理位置,施工期进入12月份确定为冬季施工阶段。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温度,首先从原材料的保温做起,对原材料仓施加保温棚,并控制好地材的含水量。同时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避免热水直接与水泥先接触。对搅拌站的上料仓、搅拌仓、下料口进行封闭处理,以控制温度过多损失。

4.1.2 预制车间做好密闭措施,车间温度控制在15 ℃以上,模具下面的散热管道装置要提前一小时开放,给模具预热,模具温度宜控制在20℃—30℃之间。

4.2 夏季施工降温措施

当车间温度连续数日超过30℃即可确定为夏季施工阶段。首先要及时监控原材料的含水率的变化和原材料温度,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在搅拌混凝土前和停止混凝土搅拌后,将搅拌机用冷水冲洗干净。每次打板前两小时,将罐内存水全部放光,重新抽取地下水。必要时可购买冰块,将冰块投入拌合水罐中,降低拌合用水的温度。从而控制砼温度在30℃以下。

5混凝土的养护

5.1 混凝土夏季养护

轨道板混凝土在刷毛完毕后,立即采用单块保温保湿膜进行覆盖。夏季混凝土养护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为了把混凝土板芯温度控制在55℃以内,在张拉台座的两边可安装大功率的排风扇,必要时对整条生产线进行降温处理。混凝土在养护16小时后,强度达到48MPa以上,即可依次去掉养护膜。轨道板脱模后每三块为一个单元停放在临时暂存台上,静停24h后,当轨道板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时,将轨道板运至毛坯板存放区进行自然养护。由于夏季户外温度较高,湿度不好控制,为达到养护要求,对刚运出来的轨道板用自来水进行淋喷,然后在覆盖养护膜。

5.2混凝土的冬季养护

冬季混凝土养护时的覆盖材料与夏季混凝土养护时相比多了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位于塑料薄膜上面,分三层进行覆盖。源于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养护时将轨道板模具下布设热水循环供热的散热片进行养护。同时利用轨道板专用温控系统实施跟踪养护,使模具与轨道板体内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相适应。冬季混凝土养护过程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其内容如下;

静停期:轨道板混凝土浇筑完毕至混泥土初凝之前的养护期为静停阶段,时间为2h-3h。静停时间应保持模板温度不低于15℃,为了保证混凝土在16 h的强度指标,经实践总结混凝土温度宜控制在20℃-22℃为最佳。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宜超过20℃,脱模时确保预制车间的门窗关闭,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起轨道板混凝土产生裂纹。

轨道板脱模后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不能按照夏季施工将其直接放在暂存台上进行养护。放置后轨道板表面可用毡布或者土工布将其完全覆盖,防止轨道板表面因温差引起裂缝。当轨道板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差不大于15℃时,方可撤掉覆盖物将轨道板运出厂房存放。

参考文献

[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157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运专线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

上一篇:冲击碾压技术在浅层可液化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