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先行 品质立世

时间:2022-05-05 03:47:56

规划先行 品质立世

中图分类号: F299 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县小城镇建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全面增强,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衡南县小城镇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居湘江中游,因地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县域面积2620平方公里,耕地56090公顷,辖26个乡镇,1个办事处,人口110万。近几年来,全国基本建设如火如荼,我县的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一是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县共建成镇区面积46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26.28万。特别是近两年,各镇都在着手进行新一轮规划修编,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镇区常驻人口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骨干,以交通干道为纽带,辐射带动小集镇和中心村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街道49公里、农贸市场9个、农村客运站6个,垃圾填埋场2处,安装路灯779盏,绿化覆盖面积达88601平方米。三是小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我县小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财政收入连年稳步上扬,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问题。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县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规模偏小,特点不明显。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衡南小城镇缺乏发展特色,未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地方性优势不突出,产业结构雷同化,普遍存在“千城一面”问题,不少小城镇处于“马路经济”的低级阶段,济效益普遍低下。

2、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按照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来计算,到2020年全县新增城镇人口20万。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将对道路、交通、商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全县多数小城镇主要的布局还是1-2条约百米的主干道和交叉道,街道两侧只有医院、银行和餐馆等服务业,供水、排污、公交等基础设施少之又少,消防设施基本为零。

3、财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全县产业上看,小城镇的产业层次低,农业仍为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式增长为主,小城镇建设没有后劲。

4、城镇综合管理偏弱。规划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没有把城镇规划与镇域规划、产业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城镇管理没有按照发展要求落实到位。

二、加快衡南小城镇建设的设想

第一,坚持宜居宜业,高要求规划小城镇。

注意把握和体现四条原则:一是超前性。要有长远眼光和超前意识,按照规划总体需求,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实施分步进行。二是科学性。根据各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区位条件、人口分布、资源禀赋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确定小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在布局上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同时,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三是特色性。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根据乡镇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景色各异、个性突出的新型城镇。四是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坚决避免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第二,坚持适度超前,高品位建设小城镇。

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融入地域文化,突出生态优势,可持续地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一是抓基础建设。坚持基础先行,突出抓好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商贸、物流、仓储、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要求,合理布局功能区,注重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结合,加强城镇与工业区的衔接和融合,要突出小城镇建设风貌,做到“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各个乡镇各有闪光点。二抓可持续建设。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三是抓行业管理。建管必须并重。按照立足基层、重心下移和事、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形成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城镇管理格局。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居民素质,切实增强群众维护秩序、美化环境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维护良好的城镇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四是抓融资。资金筹集是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关键。为此,必须在城镇建设与管理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首先,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为全县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但政府在投入上却明显不够,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明显落后,因此,政府各部门要加大政策投入尤其建设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其次,多方筹资。建立健全以政府投资拉动社会投资的新型多元化投资机制。做大小城镇投融资平台。广泛招商引资,用经营城市、土地运营等模式吸引客商投资。积极鼓励和支持具有资本、技术、管理优势的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通过项目运作实现资本价值,从而达到政府、企业、居民、社会互利共赢的目的。

第三,坚持产业强镇,高标准发展小城镇。

坚实的产业支撑是小城镇繁荣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我县现有24个建制镇2个乡1个办事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各不相同,要充分借助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开发、经济基础等,构筑各地独具魅力的小城镇。一是打造一批旅游重镇。衡南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名胜古迹卓然不类,是旅游胜地和避暑佳处。东有怪石嶙峋,景观奇特的川口、麦园、桑田三大溶洞和碧波万顷的龙溪湖;南有林荫竹翠,万鸟和鸣的江口鸟洲,属全国罕见并已列入湖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西有修竹挺拔,古木参天的岐山森林公园。还有被誉为"衡阳第一祠堂"的王家祠堂。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难得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城镇的发展。二是打造一批工业重镇。主要是针对区位、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工业具有优势的小城镇。如利用三塘镇的地域优势,车江镇汇源建材市场;云集镇的工业园区、花桥镇的建筑建材等等,建成我县固有的特色产业,使之成为在衡阳乃至在湖南都有影响的产业基地。三是打造一批商贸重镇。如云集镇、三塘镇,向阳镇等,处于城市的郊区,交通便利,商贸物流业基础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四是打造一批农业重镇。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发展向阳镇成片香瓜产业,宝盖白果产业,冠市镇、江口镇“喜宴四件宝”产业,宝盖、冠市烟叶产业,逐步形成发展、高效、生态、观光现代农业,为小城镇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四,要加快体制改革,高水准完善小城镇。

发展小城镇一定要注重聚集人气,要把着力点放在转移农民上来。要加快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优惠的政策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为农民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同时,大力推进医疗、就业、教育等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入住小城镇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第五,要加快综合监管,高效率实现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因此,一是要加大政府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建立奖惩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到“三票否决一票肯定”的位置上来,必要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建设管理不力的部门人员加大惩处力度。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小城镇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总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又快又好地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在此、仅提出几点对衡南小城镇建设的设想和思考,希望对衡南的小城镇建设添瓦加砖,集思广益。

上一篇:国际土木工程投标报价策略研究 下一篇:国内高速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