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时间:2022-05-04 09:16:43

如何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很头疼,想学,但学不好。那如何才能使学生学高中数学感觉轻松,就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以教师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要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校课堂

高中数学不仅对学生来说很头痛,对教师来说也很头痛,很多数学教师觉得不管怎么努力做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虽然平时该讲的都讲了,还讲得很透,但到了考试还是做不起,学生感觉很沮丧,对学数学丧失了信心。要想学生学习好,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本文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直接讲授新知识,不会再讲之前做引入,这样课堂显得很沉闷,学生在刚上课就会不想学习,课堂中缺乏活力,如果教师在讲新知识前,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思维和行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比如,我在讲等差数列时,以做游戏的方法开始,给出下列几组数,填空并说明理由:

0,0,0,( ),0,0;

1,3,5,7,( ),11,13;

8,6,4,2,0,( );-4,-6;

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成就感油然而生,也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这样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二、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数学课堂上,多数的教师喜欢从头到尾一个人表演,没有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课堂缺乏活力,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违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降低学习效率。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做到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发挥好主导的作用,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怎样学得更好。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只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 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只需课堂上把知识讲解清楚,很多教师怕学生听不懂,讲解起来就嗦、重复,一直讲不到重点,也许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可能到最后都没有说清楚,教学中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根本原因是专业能力不过硬。数学课堂上,教师分析问题应该从抽象、复杂到具体,从具体到简单,分析问题语言简明扼要,要讲到重点,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何而来。无论课前怎么精心准备,课堂上还是难免出现意外,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有很多的想法、问题,遇到这种突发状况,怎样使这种意外变的精彩,需要教师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高明的应用技巧,如果上课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没有解答对,学生就会觉得这个教师“不行”,在专业知识上不能使学生信服,就不用提学习了,学生在心理瞧不起教师。要想学生学好,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崇拜教师,心服口服的跟教师学习。

总之,要想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就要改变教学方法,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使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做每名学生的伯乐,让学生都逐渐成为千里马。

参考文献

[1]顾亚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中国数学教育,2013

[2]郑良. 在碰撞中走向完善 在反思中达到提升[J].中国数学教育,2013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