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时间:2022-05-04 08:18:36

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朗读训练中的评价同其他教学评价一样,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更应追求艺术性。具有艺术性的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效能,促进整个训练向纵深发展。朗读训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应凸显科学性

进行朗读评价,无论是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标准、操作方法等都必须合乎科学,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使评价的结论成为指导和改进学生朗读的客观依据。

朗读评价要具有科学性,首先,评价者必须把握正确、客观的评价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既是朗读教学的总要求,又是我们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

其次,评价内容应体现多元化。朗读评价是对学生通过训练所形成朗读能力的综合性测评,因而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最后,评价主体应体现互动化。进行朗读评价,应强调评价主体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的艺术。”学生在前进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又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这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

于老师在丹阳师范附小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读第一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破了。于老师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第二遍又读错了。接着读第三遍、第四遍……一连读了七遍,学生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于老师拍拍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在这一教例中,于老师运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这位学生,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倘若他在学生第一遍读错时就当头棒喝:“你坐下,别浪费时间了。”那将会给这位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

朗读评价突出激励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激励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二是不能为激励而激励,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三是正面鼓励并不排斥指出错误。

三、评价要体现指导性

评价是对前一阶段训练的再认识、再学习的过程,它既是前期活动的终结,又是新的活动的开端,评价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评价要体现指导性。例如,某学生读得不行,我们就不能在评价后简单了事,结束该生的本次朗读训练,而让其他学生继续读。这种二元结构模式(“朗读―评价”)的评价,只能是形式主义,走过场,不能体现评价应有的功能和意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评价对该生的朗读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然后让他加以运用,再次朗读,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这样,就能形成“评价―指导―练习―提高”、“再评价―再指导―再练习――再提高”良性循环,有效地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四、评价要张扬学生个性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活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于漪老师早就大声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卓越的人才。”发展个性必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朗读训练的评价环节当然也不例外。在朗读评价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我们认为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朗读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表情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因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个性色彩。同样的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的人从中领略到盎然的春色,读起来是欢快明朗的;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到人生沉浮,沧海桑田,“坎坷知多少”,读起来是苍凉悲壮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朗读时,就不能搞标准化,不能把有感情地朗读变为“感情+朗读”,即统一要求学生带着什么感情或用什么语气去读课文。更不能搞“家长制”,把自己的意志、理解强加于学生,否则只能是把学生变成“人形鹦鹉”,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毫无裨益的。

其次,朗读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因人而异,不能“千人一词,简单划一”,避免因评价而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对一些语文基础较差、胆子小的学生,我们在评价时就要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是比以前有进步,就应该加以鼓励。又如对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评价时则应更加讲究,如用“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谁愿意和他比一比”之类的话,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合作,从小培养他们相互合作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切实抓好朗读训练的评价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上一篇:译者应具备的语言外知识 下一篇: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