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难点拓展教学

时间:2022-05-04 03:30:31

高中物理难点拓展教学

与初中物理相比,进入高中以后该学科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多更复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性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这一变化,使得许多同学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进而导致其物理成绩不理想,甚至在高考中失利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的发生.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便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难点的拓展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2013年的高考真题对其进行浅述.

1 难点问题一:受力分析问题

对于高中物理而言,物体的受力分析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凭借抽象思维去想象,进而画出受力分析图,在绘图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方向是十分不好把握的,稍有疏忽,便会造成错解等情况的发生.

例1 (2013年天津高考试题)如图1所示,用细绳将小球系住,绳的另一端于O点固定.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在水平力F的缓慢推动下,小球一直缓慢上升,那么整个过程里,小球始终处于静态平衡,所以其各点受到的合外力均为零,小球受到了3个力的作用,其分别是重力G、绳的拉力FT以及斜面的支持力FN,由于G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FN的方向不变,所以可以做出矢量动态三角形如图2.

在绳向水平逐渐变化时,FT则如图虚线箭头所示先减小后增大,而FN一直不断增大,故D项为正确选项.

点拨 物体的运动情况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核心,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学生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①先分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在物体重心);②再画已知力;③然后画接触力(比如弹力和摩擦力等);④最后画其他场力(比如电场力、磁场力等).此外每一个力都应有其对应的施力物体,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到的力是相对应的.

2 难点问题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其失分率较高的困扰问题,许多同学往往将其涉及的公式定理等内容背的滚瓜烂熟,但在面对问题时仍就不知从何着手,长此以往,其便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这一问题的难点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所涉及的知识点繁多,例如圆周、曲线运动、受力分析以及牛顿定律等等一系列知识点,此外,学生对磁场内容的外延知识涉及的概念理解偏狭,也导致了其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障碍.

例2 (2013年天津高考试题)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3所示,其圆心为O.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圆筒下面有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M、N,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初探 下一篇: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