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试析论文

时间:2022-05-04 01:25:12

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试析论文

[摘要]全球化在给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极其重要的选择。在全球化语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我们要努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博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抓住契机,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一、全球化给民族精神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1、全球化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发端,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全球化是“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意识)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并引起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世界上各种文化共生、交融,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会给国民的思想、价值和心理活动以直接影响,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激荡与冲突,引发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安全观和民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淡化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向全球化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家,在如何维护自身文化独立与文化安全、国家与国家意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等问题上提出严峻的挑战,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新的要求。

在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中,与民族国家相连的民族国家意识受到的冲击最为突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泛化或弱化”,“国界的消失”,“国家权威的销蚀”以及“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言论和观点的流传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使国家的神圣性大打折扣,甚至认为国家会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逐渐消亡,全球化时代已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与利益。

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刚迈入世界轨道、融入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遭到了来自于全球化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国家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

2、西方国家加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化”目的明显。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力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等同于“美国化”,竭力推行政治制度的单极化或所谓的“一体化”,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人权观点为主的政治观点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它们鼓吹和宣传经济私有化、政党多元化、人权国际化、民族自治化和社会多元化,进行一场他们十分得意的所谓“悄悄的变革”,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甚至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西方人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和控制,本质上是推行一种殖民文化观念,具有政治性和侵略性,他们试图在全球搞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正如阿兰·伯努瓦所说:“还有一种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志、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像领域,占据着交流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要通过它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得不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依附于它,而且在精神文化上也完全依附于它,泯灭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是西方文化重点渗透的对象,面对这些形形的反动宣传,面对西方国家实行的“分化、西化”图谋,我们如何站在时代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敏锐而及时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进程护航,是一件极为现实而紧迫、艰苦而重要的任务。

3、社会体制的变革弱化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整合功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国一方面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旧的规章制度与价值体系逐渐解体,而新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社会思潮新旧杂糅,某些环节容易出现失范、无序的现象,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民族精神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极容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外来文化的大量涌现,让有些人从陌生、好奇,发展到同化和顺应;市场经济弘扬了个体主体性,却造成集体观念的消解,使个人主义盛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极容易导致政治参与爆炸与政治参与冷漠同时并存的奇特矛盾。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4、信息全球化加大了弘扬民族精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全球化是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相伴而来的。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虚拟现实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环境,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将更多地走入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与人打交道,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开展工作,既给弘扬民族精神带来新的环境,又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科技和文化设施的优势,全方位、全天候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提供了信息平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新的变数。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压力。全球化语境下,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使思想问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也更加明显,而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则增大了人们思想波动性,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淡化。同时,在动态的、高速流转的信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将日益增多,这又呼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积极对应之策。能否保证人们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将关系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基础。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是刻不容缓和不可懈怠。

二、全球化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1、开放意识与民族意识并存。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根本标志之一,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因此,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维护、发扬本民族精神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其次要着眼于世界,结合全球化的实际,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既是其民族精神能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民族能否发展的重要条件。全球化要求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更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更应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的碰撞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蕴涵着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的开放性,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同时警惕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明确指出:“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东西,但是不反对外来优秀的东西。”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只能导致本民族的落后,民族精神的茫然。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并存,处理好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范畴。它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时展的新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与融汇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它根植于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其民族精神也有不同的特质和表现。”一个只依靠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同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能否适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是基础,培育是关键。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在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总和,构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它又表现为这个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蕴涵着时代精神。同志反复强调的“八荣八耻”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又是新的历史时代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这样的民族精神,才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民族精神。

3、民族自尊心与民族忧患意识并存,处理好民族自信与民族忧患关系。树立正常的民族心态。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深支柱,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斯大林指出:“革命的民族自豪感能够移山倒海,能够创造奇迹。”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中,我们对祖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危机意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忧患意识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并存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与忧民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的强盛与其国民的忧患意识和民族自尊心是紧密相连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民族文化安全受损,民族国家就会发生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当今世界名国,都在积极研究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名种风险、危机的对策,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机制,防范经济风险,维护文化安全。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民族国家来讲,如何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防范风险,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做到居安思危。一个民族具有自尊心与忧患意识相统一的正常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全球化语境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对策

1、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主体,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价值观向全球渗透的过程,或者说是西方融合东方的过程。面对西方国家以经济为依托的文化进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警惕,提高文化自觉,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依赖高度的文化自觉。在全球文化交往日益普遍和深入的时代,有没有文化自觉意识对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文化自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自觉:一是认识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一是承传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认识是承传的基础,承传是认识的目的。一个民族对自身的文化传统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别提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承传文化传统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传统。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利用全球化条件下同世界其他民族频繁交往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要学习、吸收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广采博纳,丰富和充实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巨大宝库,另一方面,要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对外来不良精神文化的侵略筑起新的长城,抵制腐朽的文化,尤其要警惕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

2、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强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特定的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既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又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它不是自发产生和形成的,而是自觉培育和塑造的结果。民族意识也只有在不断深入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得以增强。可以说,民族精神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使国民自觉地认识、了解、运用任何民族文化中那些能激发民族意志、启迪民族智慧、树立民族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传统。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都是围绕着这一主线而充实和发展的。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是从个人行为选择与国家稳定发展的关系揭示民族精神的内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从个人精神状态与社会、自然的依存关系揭示民族精神内涵,这四个方面内容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主线,并多角度、多水平、全面深入地展开,体现爱国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这一民族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本,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的基础,而且是凝聚所有中华各民族和世界华人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通过民族精神教育,能不断增强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民族的奋斗意志,推动民族发展。

3、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一个民族由于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平等地位和自己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崇高价值而产生的对于本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及前景的确信。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心理基础,是维护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保证。一个失去民族自信的民族不会积极、主动地维护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提高民族自信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上的落后容易导致国民心理上的劣势。要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克服崇洋心理,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终要落实到增强综合国力上来。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来说,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必须进一步落实到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上。通过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能极大地提高民族自信、激发民族精神。

全球化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和国家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发展自己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民族精神又是经济欠发达民族和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强大精神动力。依靠民族精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集中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使自己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而目前,由于经济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民族自信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上一篇:酒店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销售总监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