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研究

时间:2022-05-04 11:58:02

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研究

摘 要:所谓的生态公路设计,其关键的基础是设计以及全生命时间的环境要素的测评。在开展该项设计的时候,要将生态道路当成是前提,而公路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把道路和环境放到一起来分析,才可保证其建设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进而实现相关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公路;公路设计;环保理念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生态道路的定义分析

此类道路是将生态学当成是前提的一种建设活动。其生态意义,并不是规定也无法规定道路像是有序的生态体系一样,确保自身的稳定性,其关注的是道路建设好之后的生态不利现象最低,规定其要按照生态理念来开展活动,将景致和附近的地质等要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人们在不断的学习生态体系的时候,得知了道路生态思想。站在生态的高度上来分析,道路是结合人的规定来设置的生态体系,是对过去的生态体系的一种影响。其出现了一项以道路的运输为关键前提的生态体系。其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并不是整个的体系,其生物要素是由消费人组成的,而那些相对的要素也是人们为合乎规定而设置的。此类体系是无法自行维护的,必须经由别的体系灌入力,才可以确保其有序的运作,必须结合生态的思想来指引建设活动,才可以保证其和环境之间是有机共处的。

2 关于生态道路的设计意义和要考虑的一些要素

2.1 关于设计意义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道路自身价值的关键展示,它是生态道路的参考信息。其意义是结合道路设计以及环境要素,不仅要使用优秀的技术要素,确保道路的建设意义得以实现,同时又要降低其对环境产生的干扰。此处的探索对象从经济和自然的联系转变为道路和自然的关联。此时该项目标都能够不断的发展,结合目前设计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全方位的分析其特点和对附近的环境的干扰,确保道路和环境的总的意义优秀。从大的层次上来看,该项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关键的体现在道路自身以及环境上。

站在交通运输的层次上来看,道路要合乎运输的规定,要有着优秀的服务能力,有着非常好的运输品质,道路和经济进步保持一致,还要有优秀的超前意识。站在环境的层次上来看,其交通特征的体现不应该以影响环境为前提,在设计的时候要降低对环境的干扰。道路自然生态涵盖很多的要素,比如地形,土以及水等等。该项设计的意义是生态实际的所有时期的参考信息。

2.2 设计时要分析的具体事项

该项设计要认真的分析和道路设计有关联的一些要素,尤其是环境要素。现在,生态思想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且成为了道路建设环保的关键措施。在常见的思想之中,该项设计有着其要认真的分析的事项,将该项设计用到道路设计之中的时候,要综合的分析道路自身的特征和附近的环境要素。在开展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要素非常多。

2.2.1 道路的通行特点。通行是其关键的特征,是设计的基础要素,假如不具有这个要素的话,该项设计就不具有有效地依托了。

2.2.2 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公路设计要全面考虑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公路设计方案进行优选。

2.2.3 周围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各个生态体系对环境的干扰有着不一样的反应性,通过分析受干扰的生态体系的具体特点,我们得知其环境要素对于生态的获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2.4 生态工程方法与公路工程方法的结合。生态工程方法与具体的生态公路设计阶段和内容结合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方法。

3 设计思想

3.1 总体设计

目前,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强调总体设计,但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路线总体方案的一个要素考虑,进行一体化设计,而只提出进行环保总体设计。虽然这也是在讲协调,但这是被动式协调,不是主动协调,是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建设割裂开来,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贯彻执行。生态公路总体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等基础资料,综合考虑路线方案以及路线的总体布局(如交叉、服务区、构造物等),同时提出对各种环境的保护措施,重点要考虑环境对道路的承受能力以及保护、恢复的措施,如不良地质地段、生态保护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实施方案——工程方案(含环保方案),使环保设计融入到公路总体设计之中。

3.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这是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依据,该阶段对项目的规模、性质、技术标准、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等内容有明确的说明。此阶段强调公路工程性质分析和公路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a)生态调查,搜集拟建公路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植被资料和生态环境资料,搜集沿线可能通过的居民点、农田、自然保护区、草原、戈壁滩等的生态属性;b)生态敏感性分析,主要对公路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生态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进行建设方案设计,并结合环境影响选择路线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草原、天然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与视觉景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等),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d)在工程造价计算和方案比选时,应将环境治理费和因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计算在内。

3.3 初步设计

结合选取的路线规划开展早期设计活动,要有非常细致的资料图纸。而且要开展好调查工作,融合设计思想,降低环境的干扰。降低挖方的总数,根据纵断面与平面曲线半径限制条件,配合地形地质,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在通过生态保护区或环境敏感区时,可以纵向桥或隧道方式通过,避免隔断完整的生态系统。

3.4 建设图纸的设计活动

在设计时期,应该在开展好上述的活动的前提下,合理的添加生态等的规定,对路基和道桥等开展详细的设计活动。此阶段应全面考虑路线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其中包括农业、林业和疗养区的使用面积,考虑横断面造型、排水设计、路域植被恢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等。

3.5 建设时期

该项设计活动不单单要对道路的构成因素认真的表述,同时还应该对其建设时期予以高度的重视。由于道路的建设活动对于环境的干扰非常深入,建设活动要合乎生态思想。实际措施是结合建设时期的土质状态,精准的设计坡度。做好排水体系的设计活动。要对填方区域做好夯实活动。避免噪声过大的设备进入到场地之中,要做好平时的维护活动。要设置好组织规划,降低其对附近的群众的影响。

3.6 运作管控时期

当道路通行之后,要对其开展综合化的养护活动,确保其运作有序。比如要对生态防护开展管控活动,要设置综合化的监管体系。

3.7 追踪评估

为了确保道路的运作有序,在开展好平时的养护活动的时候,还要设置监管体系,要做好管控活动。

结语

该项设计活动的关键前提是道路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活动是以生态道路为前提的,而公路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是生态公路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将道路和环境有机的统一到一起,才可以确保其发展顺畅,进而实现生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晋茹.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S1):144-147.

[2]韩绪博.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7):48-49.

[3]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程胜高.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与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系杆拱桥碗扣式满堂支架稳定性验算 下一篇:井下作业中抽油机井口密封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