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经济”勃兴的背后

时间:2022-05-04 06:58:30

“会议经济”勃兴的背后

所谓“现代政治领导”,很大一块内容是通过“会议领导”。一切政治决议的形成,无不依靠会议;而方针政策的和贯彻执行,也要借助会议。所以在历史的每一个转折点都有一个著名的会议:如雅尔塔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美国费城第二次大陆会议、中国的遵义会议、庐山会议等等。

其实,哪个党的会也不少。就连封建时代每天的“早朝”,也是一种例会,可称“御前会议”。领导的征服也要借助于在会议上的征服,许多领导者的风采是通过会议体现的,一个报告,一篇讲演,就轰动开来,树起威望,传为佳话。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有句老话叫:“英雄美在嘴上”,所言不虚。嘴好就要表现在会议上,不是私下里自言自语。

联合国总部里的会议厅最多,我们从电视新闻里会经常看到联合国开会的场面,台上讲话的人煞有介事,台下听的人稀稀拉拉,会场上一片空椅子……你不来是你的事,有人听没人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开过会了,我讲过了。开过讲过就记录在案,就算做了一件事。那么没人听的会算不算讲废话?开会不都是废话,开会又不可能没有废话。《金刚经》上说,凡有言说皆为虚妄,你的思想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人曲解。再有就是某些官员,把废话当有用的话说,把空话当实在话说,甚至当作指示,有时还会把假话当真话说,当然他们有时也是身不由己。

于是就有人利用开会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大赚其钱。靠给人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包括说废话、空话乃至假话,创造了一种“会议经济学”,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生气勃勃的经济现象,使沉闷的会议成为精彩的商业活动。如拉斯维加斯的所有酒店都是赌场,而有些酒店如希尔顿,就并不是只以赌业赚钱,它附设一座国际会议大厦,里面如一座浩大的迷宫,每年要接待10万人的会议,其效益不比酒店的收入差多少。美国人赚钱真是赚绝了,他们把会议地点设在世界著名的赌城,参加者自然踊跃,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给真想去赌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差的理由。开会为酒店拉赌客,赌博吸引来开会的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中国的“会议经济”成气候,我想是自2000年的上海APEC会议始。当时上海的所有五星级酒店全部客满,连以前鲜为人知的周庄,也因各国外长去参观而声名大噪。而且,因那次会议带来的经济效应还在延续,还在扩展。据报载,北京和上海现在每天平均有至少5场国际会议和产品展示会在举行。现在,中国所有的酒店都愿意承接会议,派出销售人员到处接揽会议。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会就这么不动声色地变得吃香起来,而且有人经常要把会议开出国门。全国各地的各种行业、各种单位,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和形式纷纷出国开会。所有这一切都是要花大钱的!于是“会议经济”分出了等级:有的会要花钱,有的会却能赚钱,有的会要向与会者收取材料费、住宿费,有的会则向与会者发红包……如今能到处参加会的都是正风光的人,倘若成年累月没有会可开,或者因为没有人请,或者有了开会的通知又没有人给出路费,就有点不妙。远离会议就是远离社会潮流,渐渐会被人遗忘。曾经让人厌烦的开会,当下竟成了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发达兴旺的标志。

但从全局来看,当今世界充满了事件,事件多会议就多。开会多赚钱的机会就多,现代人摸着钱边钻钱眼的经营意识是会想出无数名堂,吸引人们凑在一起来开会的。所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分析,“会议经济”方兴未艾,大有前途!(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

上一篇:“30而立”追根溯源 下一篇:拉美扶贫新思维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