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追根溯源

时间:2022-07-05 05:38:34

30而立”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历来注家对“30而立”之“立”有众多注解。

古代注家对“立”主要有两种解释,也就是立于学和立于礼。

梁代皇侃《论语义疏》认为立是指学立。“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他认为立指的是所学的典籍知识有所成就。古人花费3年时间来熟读、疏通、理解、掌握一部典籍的内容,并身体力行,付诸日常生活实践中。从15岁到30岁,共15年时间就可以精通儒家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这就可以算是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了。

清代宋翔凤《论语发微》则是立于礼这一说的代表。“《曲礼》曰:‘三十曰壮,有室’。立也者,立于礼也。君子惟明礼,而后可以居室。不然,风俗之衰与人伦之变,未有不自居室始者。故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也。”他引用《礼记・曲礼》的话,人到了30岁可称为壮,结婚有家室。立指的是立于礼,掌握了礼的规范。人需要了解掌握了礼的规范,才可以夫妇同居一室。如果没有礼的规范而夫妇同居一室,那么社会风俗和人伦秩序就会大坏。所以说人有了礼可以保持家庭社会安定,丧失了礼就会产生危乱。

以上两种解释都有相当的依据,都可以成立。

“30而立”,又是谁立?让我们再回到原文中来考察。这一章以“吾”发端,可以认为是孔子自述他一生的经历。“30而立”自然是孔子立。但是自从“而立”成为30岁的代称后,却被后世作为人们奉行的准则,人人在30岁时都应该有所立。每到一阶段就对照一下自己是否也达到这一境界。然而这毕竟不是刻板的教条。清代李威在《岭云轩琐记》中就说:“夫自志学以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岂人人之定法,又必人人十年而一进,恐世间无印板事也。”孔子可以每十年有一大进步,但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循的,也不可能人人都做到。以公认的圣贤孔子作为目标来鞭策自己,这本是好事。但如果死板的要求在“30而立”,那么是不是要“40不惑”呢?这弄得人有点儿像是要去赶场,而且必须要场场不落。这样只会徒增压力烦恼,而没有得到孔子所教之真义,也丧失了这一章的真精神。

“30而立”,那该怎么立?宋代朱熹曾说过:“‘三十而立’者,便自卓然有立,不为他物移动;任是说虚,说空,说功,说利,便都动摇他不得,以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朱子语类》)他强调对内心信念、目标的执着。钱穆先生也同样解释道:“立,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则所志有得有守。”用内心的坚定维系自己内心的和乐,用对不断变动的社会生活的体悟与理解收获内心的坚强,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30而立”,重在立于内心的和乐、内心的坚韧。(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

上一篇:“30而立”的社会学解读 下一篇:“会议经济”勃兴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