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月5的思考(二题)

时间:2022-05-03 08:51:37

关于5月5的思考(二题)

5月5日是个意味深长的日子。无论公历的5月5日还是农历的5月5。

公历1818年的5月5日是马克思的诞辰。笔者还记得,上中学学历史时,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老师还幽默地来了一句:马克思特别伟大,一出世就打了资本主义两个嘴巴,“一八”、“一八”,把个资本主义打得“呜呜”(即“五五”)地哭了起来,将这段话连起来记,正好是“1818、5、5”。

农历的5月5则是屈原的忌日:屈原一心报国却屡遭迫害,眼看山河破碎,回天无力,于是愤而投江――那天恰好是5月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中国的老迷信,“5”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能给人带来灾祸。据《史记》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只因生在5月5,便从小几遭被弃的命运。又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宋国有个猛将姓王,因生于5月5,为避大凶,特意为自己起名“王镇恶”。自然,古人也曾断言,正因为5月5是个凶日,屈原之死才不迟不早,偏偏赶在了这一天。

那么,在今天,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个古老的迷信有没有留下些许影子呢?有,就是每到农历5月5,许多地方仍有避邪的风俗,如在门上贴钟馗画像以驱赶邪气,喝雄黄酒以保护自己不遇妖魔等。

提起钟馗,自然要提起一个故事。据说,唐玄宗有一次打摆子,曾梦见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掐住了他的手脚,正在惊恐,突见一丑陋短须的男子大步上前赶走了怪物,这男子还自称钟馗,说他是因科举落弟才愤而自杀的。梦醒后,玄宗召来吴道子,令他画钟馗,吴道子挥笔立就,且画得与玄宗梦中所见之人一模一样。皇上大喜,而且从此后,这钟馗也就成了天字第一号的打鬼英雄。

现代人懂科学,想必不会再有哪个糊涂虫会认为5月5是个凶日了:即便人们在农历5月5真诚地包粽子吃粽子,也已绝非迷信而是为了纪念屈原。自然,在5月5日――无论公历的还是农历的,人们尽可以自由来去,从容谈笑,安心工作,这实在是一个胜利,一个科学战胜了迷信的胜利。

正所谓:5就是5,何恶之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个古老的习俗,这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最常见的传说是这样认定的:屈原丹心耿耿,曾为抵抗强秦而竭思尽力,可是他却偏偏遭到投降派们的嫉妒与迫害,眼看山河破碎无力还天,便在5月5日愤而投江。消息传开,人们担心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包了许多粽子投于江中,又由于鱼虾归龙王管辖,人们还驾起龙舟飞驰而来以示传达龙王的旨意。久而久之,世代相传,也就形成农历5月5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

只不过由于屈原自沉一事并无确凿的史料记载,也有人对此说持反对意见,认为屈原是被害身亡的,其猜测是:为了逃避刺客的追杀,屈原曾坐快船飞驰于汩罗江上。可是月黑风高,他还是被抓住了,并被装进麻袋扔进水中。亲眼目睹了这一事实的人们碍于高压恐怖不便明说,便用赛龙舟来隐喻那追杀竞渡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害的悲惨命运――洁白的糯米表示屈原的肉体,粽叶代表装他的麻袋,丝线代表捆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是要再现这个令人惊心动魄的谋杀场面。平心而论,这第二个传说的确惊心动魄,因为它更能体现屈原那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投降派们的凶狠残暴。

但也有对以上两说持疑义的,那就是闻一多先生,他认为端午节乃是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崇拜:那是上古时期,由于文化水平很低,人们面对凶险的大自然深感恐惧,便认为只有那种浑身刺着花纹、满脸狰狞模样的“龙”才具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的神力。只要你崇拜它,它就可以保护你,而既然崇拜它,就理应在自己的身上或某些器具上刻上它的形状,以强化自己与它的关系。于是,古代的吴越民族也就以龙为图腾,他们文身、断发,每年的5月,还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与树叶中,扔在水里给龙吃,还划起刻成龙的形状的独木舟,以示自己就是龙的后代。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后来的考古发现果然证实了闻先生的见解,即龙舟的出现的确远在屈原之前。

那么,为什么此说“有根有据”却又偏偏不如前两个传说那么深入人心呢?道理不言而喻,那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最伟大的爱国者才最顶天立地。

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上一篇:本期话题:咖啡、咖啡伴侣 下一篇:吃春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