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Main Task

时间:2022-05-03 07:53:58

浅谈小学英语Main Task

当前小学学生所面临的写作现状是“碰到写作,学生回避;见到写作,老师心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不少学生词汇贫乏、汉语影响、语法不清、句型乱用、生活经验积累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有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旧抱着照本宣科翻译提示的观念,把“Main Task”上成了“Reading”,只是教学一遍范文,讲解里面的单词和短语的用法,因为时间所限,而把作文则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指导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Main Task部分应该怎么教一直是困扰我们英语老师的一个难题,中心任务(Main Task)是继前八个板块后,一个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升华的板块,也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简单地说,中心任务是以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的任务,形成对一单元的终极成果展示,前面的各项活动只是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的任务。

那怎样才能把Main task上得精彩,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在课堂上做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达到情感的共鸣呢?我觉得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糅合,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就Main task课堂教学过程的处理,我们通常分四步走:

Step 1.Show the task. (Leading in)

放映一小段与话题有关的Video,或展示一些图片巧妙引入课题,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情况。这部分其实也就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任务是什么。

Step 2.Pre-task (Read the Sample script)

学习写文章当然要多看范文,揣测写法,语文如此,英语写作也是相通的。课文提供的范文要充分利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精心设计相应的富有梯度的任务。我们认为范文学习可以这样处理:

一读,要求学生限时快速默读或略读。阅读前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Yes or No questions,T or F 练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的放矢。二读,我们要精心设计理解性练习,提出更深、更细致的问题,以便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Wh-questions、多项选择、选词填空或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与图片等。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理解文章,配合课本上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如流程图,树形图等让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探究出文章结构为写文章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每一课通常都会在写作前提供some notes, a flow chat, a poster, a profile, a fact file, some questions,等相关信息我们要好好利用。

Step 3.While-task (Write a draft)

写作课一定要留15分钟让学生当堂完成一篇作文。在这部分活动中,我们要按照提纲,一步一步分别完成一些子任务。1. Collect information 2. Look up 3.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第一个子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由一位同学记录,将材料汇总。第二,第三个子任务则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充当指导者,四处巡视,当学生需要用到新的单词和词组,老师就要指导他们。当有些同学的材料组织的比较紊乱的时候,老师也应即时指出纠正。

Step4.Post-task (Display their works)

第四步是Main Task中的高潮。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完之后,教师则用投影仪投出有代表价值的学生作文,当场进行批阅,总结写作中的注意点并引导学生如何对文章进行润色,如何将句子写得更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互批并打分。之后,教师再展示学生评价的结果,并进行点评。这样,每位学生都写了一篇作文,每位学生都根据评分标准评价了作文,做到了自己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草稿重新誊写并且进行装帧设计,可以配上照片或图画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得越精美越好,课后交至老师处,由老师将较好的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通过展示,表扬了辛勤的学生,被表扬的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对英语越发感兴趣,没有轮到的学生也产生了一种羡慕,想要参与竞争的心理。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学生,也有美术设计好的,文章欠缺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完成的。这种活动是一种激励性质的,而不是完全意义的比赛,所以要照顾到每位同学都有一种被关注的感受,这次不行,要多鼓励,争取下一次被展示的机会。

另外,可以把评分的标准,打印在学生的写作练习纸上,让教师和学生的评判有一定的依据,以引导学生的写作。整堂课一气呵成,学生很自然地完成了写作过程。相信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得到相当大的提升!

上一篇:和孩子们一起赏风景 下一篇:教学生学会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