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与完善交通统计的方法思考

时间:2022-05-03 04:22:05

改进与完善交通统计的方法思考

摘要:交通统计数据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数据,其准确性、及时性非常重要,现有的交通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改进与完善统计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交通统计的现状,并从提高交通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交通统计的基础工作;培养高效、专业、责任的统计团队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交通统计的方法。

关键词:交通统计、报表制度、统计信息

统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状态进行调研,形成统计资料,并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相关部门实行统计监督。这就要求在调研的过程中必需要做到全面、系统、严谨,所形成的统计资料要及时、准确、有利用价值。交通统计,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公路交通的发展水平,是制定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日常维护计划的主要依据,影响着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交通运输市场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确保交通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有真实性,针对现行的统计工作所出现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象,有必要做出及时的改进和调整。

一、交通统计的现状

1、组织内的领导者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组织的领导和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观态度,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质量。交通统计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交通运输信息和辅助交通运输行业的咨询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工作并没有实施到位,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各级交通部门在布置统计工作时,都强调过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但在实际操作和成果验收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统计工作的职能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2、交通部门内部统计力量薄弱。交通统计数据来自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基层统计人员,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认真与否,直接关系着数据的真实程度,进而影响着统计工作的咨询、监督和预测能力。但是,公路交通部门的统计机构,在有些单位,还得不到制度上的保障。甚至有些地区,将统计机构或与其它部门合并;统计人员也被分流或者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由于没有体制上的保障,统计人员在履行统计职责时,态度很不认真,尽量躲避、推让,在这样的条件下,统计人员在机构改革时,很容易被裁减,在经费方面,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统计部门的地位,待遇比较差,统计队伍也难以稳定。

3、行业的制度和方法改革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交通运输格局已经被多种运输方式取代,这样就加剧了行业内部间的竞争,运输服务、运输市场、汽车维修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这也促使了统计工作实施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调查对象在趋向复杂化。现阶段,新的企业在不断涌现,旧的企业也在不断消亡,行业内的统计人员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统计对象,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当前的交通管理体制,导致了统计管理体制上的分割,相关部门和统计部门各行其职,数据的项目并未统计。有些落后的统计方法更让薄弱的统计力量不堪重负,令劳动量增大,无法保证统计资料的准备性和一致性。

4、统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统计工作也要不断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扩充统计内容,尝试挖掘统计数据,加强统计工作的分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由于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各级统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统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统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不足,是制约统计人员完成统计任务的主要障碍。现阶段的统计工作者,普遍存在着学历低、流动频繁、业务不精等主要特点。而且多数的统计工作者在从事统计工作之前,并没有专业学习的经历和培训的过程,直接上岗,无力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误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预测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改进与完善交通统计的方法

1、提高交通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改进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在交管部门制定道路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所以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统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领导所做出的各项指示,制定的相关政策就没有数据支持,进而没有说服力,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交通统计的重视程度。近年,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表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统计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改进。一是要扩大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和其它行业统计的兼容性,实现信息的跨行业共享,提高统计数据的实用性。交通运输统计除了对公路运输进行常规的年报、月报以外,还要联合交通警察、城管、车管等相关部门,进行其他非营业性运输、市内出租运输、旅游运输等统计指标的综合信息。二是对行业统计报表的指标,要设计的“少而精”。只有在指标少,统计工作者能够完全掌握全局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数据的质量。三是报表在报送的过程中要对数据出口进行调整, 缩减分散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数据报送项目, 避免各自为政。在利用部门业务资料时, 要注意统计指标口径、范围的衔接, 确保各业务数据与行业统计数据审核归口, 避免出现内部差漏。

2、加强交通统计的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根据公路交通管理的范围和统计人员的实际情况,来加强统计的基础工作。一是要稳固统计岗位,交通管理部门要设置稳定的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二是要根据改进统计方法,传统的以原始记录为基础的调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在统计方法上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以往的工作中,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的原因主要是,样本调查表质量如何,要加强对一线统计人员的技术指导,提高样本资料的质量。另外,还要加强运单发放和回收的管理工作,运单是交通统计的一个原始凭证,它的发放,一定要按照交通部门的相关文件为指导,实行以旧换新, 经营者按规定返还汇总统计数据的旧运单存根, 再批量领取新的运单。只有把运单发放管理工作做到位, 才能成为统计工作的依据, 为交通统计工作服务。

3、培养高效、专业、责任的统计团队。全面而系统的统计工作,是由一批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和统计理论基础的统计工作者来完成的。对于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严格审查,要持证上岗。要定期举行相关的教育培训,统计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交通运输知识,比如统计前期的策划、统计过程数据的收集、统计结尾的综合分析等等。主管部门要为统计人员提供机会,组织他们进行统计的相关知识、交通运输知识、法律制度、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培养统计工作人员的执法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从技术方面、职业道德方面、政治素质方面不断的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结:

公路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缺少的环节。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交管部门要想对交通运输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就必须要依靠交通统计的基础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系着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通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要求我们在方法技术上和体制制度上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绵.交通统计分析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J].青海统计,2006(07) .

[2]段新.改进和完善交通统计[J].中国统计,2007(06)

[3]武威.论实现交通统计信息现代化的途径[J].理论界,2006(S1)

[4]王江,王镜.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特性分析[J].综合运输, 2008(04)

[5]秦占军.加强交通统计工作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

[6]吴志强.论统计调查的强制性与自愿性[J].统计教育,2004(03)

上一篇:狭窄空间大型设备的安装探讨 下一篇:大跨径桥梁动力特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