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

时间:2022-05-03 09:13:27

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作用于教育,运用于课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当前,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实验的热点课题。下面就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集图像、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集中了各种教学媒体的优点,使表现的内容更丰富,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了理解能力与记忆容量。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说明的问题进行形象处理,给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能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更易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图的张贴等,常常会占用课堂不少时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出示,不仅可以把知识形成的过程直观、生动和快捷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教学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

二、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学习方式

1.有利于发扬民主,增强团结协作。发扬民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能方便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探究性学习。各研究小组自行制订计划,讨论方案,通过光盘、书籍、因特网收集整理资料。由于学生自己制订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能促进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还制作出网页或演示文稿作为研究成果展示汇报,而制作网页和演示文稿的过程本身又是一次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人机交互,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功能,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媒体信息,使学生获得和理解认知,它还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开展自主学习。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为学生构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墙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与进度,选取相关内容加以学习,能体现出因材施教、个别发展的原则。如,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训练时,出示右面的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练习时,可让学生在电脑上通过课件对图形进行割补、旋转、平移等变形,然后求解,学习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自己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网络把各自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交流共享,运用这种方法解题,既发散了学生的思路,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个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

1.充实了传统直观演示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演示,能更好地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良好的情境,图文并茂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形成学习概念、理解规律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理解。

2.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学习创造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的、开明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变革。

3.结束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是一种自己导向的系统。

四、现代信息技术活跃了师生的互动方式

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现如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能出现一种生气勃勃、动态的课堂教学,改变师生的“教”与“学”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发现学习”。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重点将是学生怎样学习,将信息技术的效用权交予学生,而不是教师怎样教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如,通过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以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作业、批改作业,采用网上答题、释凝形式进行课后辅导,以BBS、Blog、QQ进行集体讨论,实现师与生、生与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共享学习成果。

总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开展,课堂教学正面临一场变革。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其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和研究。

上一篇:学龄初期孩子学习习惯培养浅析 下一篇:浅谈校长治治的隐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