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国际化合作办学

时间:2022-05-03 04:18:44

试水国际化合作办学

9月3日,出席2014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峰会的中外嘉宾一行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教育部门负责人、专家对学院优良的实训设施和丰富多样的办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印尼校长代表团当天就与学院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

2012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试水国际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马来西亚汝来大学、柬埔寨管理与经济大学、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向东南亚国家招收34名外国留学生,涉及旅游、生物制药技术、药学、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等近10个专业。

翠花(中文名)来自柬埔寨,攻读电子商务课程。刚来贵阳时,她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学院专门为她配备了中文教师,并安排中国学生对她进行汉语辅导。“我们国家电子商务还很少,更不要说有京东、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了。”现在翠花已经能用流利的汉语交流了。她完全不担心工作的问题,因为柬埔寨外交和商务部门已分别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一年以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东盟各国之间开展了数十批次的互访交流,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不断加深。今年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峰会签订《中国东盟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合作交流机制倡议书》,多方将在构建校企合作联盟、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构筑长效合作机制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势必将推动学院国际化办学走向新台阶。

“唯有开放办学,才能让好的理念、模式、资源为我所用,激发自身活力。”学校党委书记杨彦峰说。纵观东盟各国,教育资源各有禀赋:泰国、老挝等国家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酒店、旅游管理经验成熟、市场化程度高;印度尼西亚,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产业实施比较早,办学经验丰富……反观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化工、园林设计等专业有自己独到而成功的办学经验,双方的合作可谓各取所需,共通共赢。

18岁的曹尚杰是轨道交通分院5000多名学生中的一员,他曾跟随学校考察团,前往印度尼西亚一所大学参观,考察团在当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城镇建设起步晚,轨道交通建设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就成了‘香饽饽’。”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最早开始国际化合作办学的职业院校之一,本着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对外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学院成功探索了“行业+企业+学院”、“企业+境内外大学+学院”、“园区+特大型企业+学院”等一系列“企业+学院”的合作办学模式,提升了办学水平,积累了办学经验,同时也吸引不少东盟学生的目光。

目前,学院先后派出40余名师生到台湾中州科技大交流学习,且交流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大。2014年,学院计划招收留守学生50名,涉及十几个专业。

贵阳职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新招生人数每年递增30%左右,就业率保持90%以上,先后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2013年正式成为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院正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而努力,并筹划在东盟通过建立分院校、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秀”出办学特色,为东盟各国深层次的合作交流提供丰富而优质的人力资源。 (责任编辑/喻 丹)

上一篇:整合资源抱团向前 下一篇:“建”字当头实现特色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