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世家大族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时间:2022-05-03 02:44:16

浅析世家大族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摘 要】“士族”、“世家大族”、“豪强大族”、“势族”,这些词汇经常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它们具体指哪些群体,对当时的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等待他们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家族史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士族;世家大族;势族

“士族”这一群体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前身应该是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官僚集团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做为报答,东汉政权对豪强地主的利益给予保护,使豪强地主在政治上、经济上等各方面享有特权。在政治上,豪强地主世代担任政府的重要官吏,并通过他们的门生故吏在朝廷内部和外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集团,逐步形成了门阀。在经济上,豪强地主由于对地方上有绝对的控制,霸占着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他们各自建立田庄,通过对奴隶、部曲和佃客的剥削,实现了田庄上的自给自足,到东汉后期,豪强地主的田庄已经发展成为了具有武装割据性质军事堡垒,士族制度在此时正式萌芽,宣告了它的诞生。

提到士族制度,不得不提的就是“九品中正制”,这是士族制度发展的温床也是催化剂,加速了它的形成。公元220年,曹丕在称帝前,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提出建立“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就是中央选择在中央任职的士族兼任其本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州、郡的子弟,综合他们的门第、德才定出品、状,作为选官的依据,但其实这里占主导地位的是门第,这个时候在地主阶级中就区分出了士族和庶族。由于地方上各级中正官都是世家豪族出身,所以,在各州、郡评定时,能评为上品的自然是世家豪族的子弟,到后来,九品中正制完全变成了士族平步青云、入朝为官的通道。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在西晋时期,士族势力进一步扩大,这时候士庶之分愈加明显,他们与庶族地主保持着严格的界限,与庶族互不往来,到东晋,士族的社会地位已高的无人能比,他们编写士族家谱、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士族的官位世袭制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完全确立。

士族除了以上这些特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那就是文化特征。陈寅恪先生曾指出:“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田余庆先生认为:“魏晋士族,其特点是世居显位,士者仕也。只要他们权势在手,濡染玄风,而又慎择交游,取得名士地位,就算是士族。反过来说,士族身份又可以巩固权位。”这两位先生的强调了家学对士族的重要性,而田先生更指出了魏晋时期的士族与东汉世家大族的区别在于世家大族重儒学,士族尚玄风。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或者说家学渊源是否深厚也是评定士族的重要标准。

世族是出现在两汉时期,当时著名的家族有金、张、袁、杨等。这些家族有三个共同的特征,首先是世代为官,例如杨氏从杨震起任司徒,至杨彪,四世三公,执掌东汉朝政数十年。袁氏自袁安任司徒、司空开始,直至汉末,四世有五人为三公。其次是大都有极高的道德水准。例如杨震不置产业,欲以清白家风传世。第三是家族一般都比较精通经学。某一门经学常常成为某个家族的家学,例如汝南袁氏以《易经》为家学,弘农杨氏以《尚书》为家学。这样,世族又成为当时最高封建文化的代表。东汉人虽然也对世族又诸多不满,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世族确实有才德。因此,我们可以说,世族一般是指累世为官,德业相继的大家族。在这样的家族中,人们更多的认为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家族门风的熏陶,因而对于世代相传门风的重视程度超越了对个人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得一个门第具有成为世族标准的资格。这种重视门第的倾向到东晋发展到了顶峰,但是与此不同的是,那是的德业已成为了摆设,主要在乎的只有门第了。官家子弟以成群的规模进入了政治舞台,形成了一种家族为官的形式,同时门第也有了制度的保障,这样的世族就转变成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士族。

“势族”一词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主要活跃在魏晋易代之际,是指那些现实有势力的家族。梁沈约在《宋书》中说到“郡县掾吏,并出豪族,负戈宿卫,非若晚代,分为二涂者也。”在这里势族指的是当朝权贵,也就是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有。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各政治集团为扩大势力和影响,对出身显贵之家的名士尽力拉拢。如曹操一方面“唯才是举”,从社会较低层网罗有才能的人士,同时也尽可能的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西晋的势族除了包括两汉以来的世族大姓,如琅琊王氏等,也包括邓艾这样的寒士。也就是说,不管是出身世家大族还是寒微士族,只要在当时拥有权势,就算是势族。而对于我们最开始接触势族应该是北朝时期刘毅批判九品中正制时说到的“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在这里的势族是与寒门相对立的,意思是势族垄断上品,寒门屈居下品。胡保国认为“所谓势族,乃是指在当世有势力的家族,即魏晋政权中的公侯。这些人中固然有两汉以来的著姓、大姓,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内司马氏、河东裴氏等等,但也有像邓艾这样一些出自寒微者。”所以说,势族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具有实际权势。

世族和势族是不同的。世族是累世为官,德业相继的大家族,它虽然也必须具有权势,但是因为它是累世为官,持续时间长,加之具有某种时代相传的门风,所以体现的是一种极强的门第观念。在汉魏晋改朝换代之际,世家大族能否存在下去,关键在于自身的能力。一些世族抓住机遇,加入司马氏集团,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地位,而有些世族则没能抓住机会,从而被淘汰出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些出身寒微的人却找寻了另一条捷径,在动乱年代中,利用战功使家族跻身于权势阶层中。可以说,在汉魏晋易代之际立功的世族和出身寒微的人掌握了西晋的实际权力,成为了势族。势族的力量在西晋初期武帝一朝比较活跃,后来影响较小,它其实是一种过渡阶层。但是,当我们要与制度结合起来的时候,无论是世族还是势族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两个阶层并没有得到制度的保障,得到制度保障的只有士族。一是因为官有任免,人有死亡,品官一旦罢免或死亡,荫族权利就自然消失,而作为士人子孙就得以把这种权利继续下去,二是品官荫族不包括目前尚无官职的士人及其子孙。应当注意,户调式是在灭吴以后颁布的,吴国大姓高门已丧失了原有官爵,也还没有被新朝任用,士人子孙这一条便保证了他们的社会身份和享受的免疫特权不受损害。此外也还有一些隐居不仕的士人。”这段引自唐先生的话,包含了两点,第一是户调式规定按官品荫族、荫客和占田,基本要求是保证当代各级官僚贵族的特权,荫族部分对于“士人子孙”的条文只是补充,但士人作为一种社会身份,也就是说士族制度保障的是最大范围内士人的特权,士之为族从而形成。第二是文中在谈到补充条文的必要性时说了三点,第一点是“官有任免,人有死亡”的问题。指明了这个补充条文对于势族利益的保障。第二点是对于己无官职但却是大姓高门的士人给予这个特权,有体现出对世族门第的保障。第三点所谓的隐居不仕的人,当然沾不上势族的边,而实际上就是名望之士。

我们可以说士族这一阶层包含的范围最广泛,包括了世族、势族和名望之士。我们可以把某一阶段的特权阶层称为世族或势族,但是对于一种制度而言,它们都是士族制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指,只有士族才能体现出这种制度的本质。权势有消亡,门第有衰败,但是确定的士的身份却是稳定的。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上一篇: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下一篇:音位定义及区别对象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