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02 10:47:34

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数据库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涉及数据库,灵活应用数据库软件,合理应用其进行开发,是软件行业发展需要。传统的数据库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基本支撑技术和信息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都开设了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但各院校开设这一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很难学好。目前,国内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比较偏重于数据库理论的教学,教学不是从如何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着手,而基本上是以数据库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导致学生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训练不足,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科研探索了。在数据库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全面地思考,科学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以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团队丰富的教学和项目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招聘信息中的职位要求和企业实地调研,将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在掌握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三种能力,梯序为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如索引、缓冲池、数据库容灾等;二、实际业务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如数据字典、E-R抽取、触发器、数据库安全等;三、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能力,如与各种开发语言相结合的M IS等,这三种能力目标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综合知识一个比一个要多、要深入,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使得数据库课程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备讲解数据库课程本身的知识点体系,同时还需要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纳和综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吸纳课程外的专业知识。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明确的知识主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运用启发、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教师要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随“主线”环环相扣地学习、思考。学生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与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以对学生考试分数的统计、排队等例子来加深学生对数据库中的建库、对记录的各种操作以及统计、编程等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分析问题,进行编程等。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据库课程的信心。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本身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上机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对于数据库的学习尤为重要。首先,要合理安排上机实验课时,及时上机并保证上机效果,教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协调同步,特别是时间、内容上要衔接好;其次,学生上机目的和步骤要明确,要求教师课前写好含有实例和习题的实验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要尽量紧扣教材;第三,学生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遇到的问题等都写在实验报告中,教师要认真批阅,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导,对于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要公开讲解。

另外,在学习数据库设计时,要注意设计方法和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并注意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的各个环节的训练,可以由教师布置一项小型软件开发课题,或者由学生自己选课题。选题力求结合生产实际又能涵盖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而分组完成一个完整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实践过程。通过课题的开发过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的开发中去并得以融会贯通、巩固提高。同时,课程设计的训练还可以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独立钻研、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开发、部署等全流程,使得学生参与到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去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开发功能。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环环相扣,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拓展通过这三个阶段训练,基本能确保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模块设置

要想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需要以数据库课程为中心,并围绕这一中心建设一个相关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在知识点上或承前启后,或相互补充,总之它们成为一个系统,课程群的授课形式分为两种:必修课如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选修课如JavaEE应用开发、应该开发。必修课为主干课,重点偏向单向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必修课的有效补充,选修课偏向综合应用类型,让学生依据其兴趣和爱好进行选取,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数据库技能掌握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玉芳. 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信息化建设. 2015(09) .

[2] 刘悦. 高职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电子制作. 2013(17) .

[3] 范璐. 工学结合一体化高职数据库课程开发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13(12) .

[4] 朱玉娟. 基于就业角度浅析高职数据库课程开发策略[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5).

[5] 马丹. 《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电子世界. 2012(10).

[6] 闵晓玲. 高职计算机项目教学中如何建立有效评价体系――以数据库课程项目教学为例[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09) .

[7] 刘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11) .

[8] 李畅. 高职院校数据库课程能力评估研究与实践[J]. 福建电脑. 2011(11) .

上一篇:动画艺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探索 下一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