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5-02 04:29:39

浅谈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已逐渐演化为人才竞争。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它的关键是人才,具有知识的人才,如何防止知识型人才流失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资本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首要经济要素,本文以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为例,探讨由于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本身的特点与企业激励制度的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于该如何留用该类型人才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 流失 原因 对策

自彼得·杜拉克首次提出“知识员工”的概念以后,知识型人才成为企业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如何防止知识型人才的流失。目前,人才流动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以创业投资企业、IT企业为代表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着知识型人才跳槽频繁、激励手段匮乏、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故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知识型人才的流失,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文以创业投资企业为例,对该类型企业流失知识型人才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关于知识型人才的定义有多种多样,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本文所指的“创业投资企业的知识型人才”笔者简单的定义为:“在创业投资企业中从事运用知识与智慧为创业投资企业研究创造价值,为企业作出创新贡献并带来知识资本以及货币资本快速增值,是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业投资企业的知识型人才从职业上界定,典型的有创投企业高管人员、研发人员、投行人员和高级投资理财人员等。

要防止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的流失,让其成为企业最有力的创造价值核心力量,首先要了解该类型人才的特点,只有足够地了解才有可能探究出真正导致他们流失的原因,对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来讲,什么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他们的关键所在?他们最终需要的是什么?再来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流失对策,激励起他们产生献身企业的激情和报效企业的忠诚,为企业在市场中赢得永久竞争优势。

1 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一般具备几项特点

1.1 工作自主独立性较高 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大多从事行业研究、投资服务、保荐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等工作,主要依靠自身的专业金融知识与投资分析能力,运用脑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与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相比,拥有某种特殊技能,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应把他们与从事机械化重复劳动者区别对待,此类型人才更倾向于拥有高度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自主地从事各项投资活动,注意强调工作中的引导与自我管理。

1.2 实现自我价值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人才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对成就的渴望感更强烈,更期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工作具有挑战性、创造性,以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

1.3 目标导向明确 由于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等与众不同,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与心里需求,因此其工作的目标导向十分明确,需求也正向着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每个人都有其多元化的目标导向。

1.4 对企业忠诚度较低 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独立于创投机构之外而获得聘用,一般拥有个人的声誉和地位,他们喜欢在多样的不确定系统中发挥个人的资质,而不希望终身服务于一个企业,因此,相对而言,此类知识型人才的忠诚度比较低。

2 流失原因分析

要避免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的流失,就要分析导致其流失的原因,简单的概述为以下几方面:

2.1 内部因素

2.1.1 个人因素。①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需求模式。创业投资企业知识性人才高度重视成就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工作目的不仅限于获取物质的需求,更倾向于心理和精神需求方面的满足与追求。例如利润和信息分享需求、工作变换和流动增值的需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等。②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大多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拥有知识资本,具有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他们热衷于追求多变的挑战性、创造性工作。③较强的流动能力和流动意愿。与一般的员工相比,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更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和工作自主决策权。为了不断更新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希望到更多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有更好个人职业发展平台,通过流动实现增值,这种个性特点决定了其本身有较高的流动意愿。据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于众多原因之首。

2.1.2 企业因素 ①企业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创业投资企业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不合理是导致知识型人才流失的最重大原因。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样重要,两者的双重不足是企业激励制度的主要缺陷,往往是物质激励忽视了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精神激励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例如: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善,缺乏人才教育培训等。另外企业激励方式的单一,手段方式缺乏有效性,激励和约束不对等,激励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监督体系,忽视企业文化、环境的激励作用,重视激励的短期作用,忽视激励的长期作用等。②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不当。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者用人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制度不健全,对知识型人才的认知不足。③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意图不明确。创业投资企业缺乏长远目标与战略规划导致难以从根本上吸引与留住知识型人才。

2.2 外部因素

2.2.1 知识经济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加快,一方面,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使知识型人才为了能更快获取新知识而加快了流动;另一方面,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2.2.2 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知识性人才的流动正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体现。

3 激励因素分析

创业投资企业的激励不足是导致知识型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也是企业致命的缺点之所在。企业这艘巡航舰在经济大海洋上行驶,激励员工措施就像是添加燃料一样重要,为其乘风破浪提供的保证,当燃料不能充时补充,会导致整艘巡航舰失去前行的动力。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制定激励计划企业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有效的激励是人力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可靠保证。

既然要留住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我们就必须对此类型人才的激励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美国的模型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大量实证研究得到了关于知识型人才最为重要的四个激励因素:

由于时间及精力有限,笔者就简单抽样调查了20位创业投资企业的知识性人才,就这上述几样因素排序调查得知:

知识型人才与创投企业知识型人才激励因素排序对比

笔者这本次调查的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当中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上下,事业发展初、中期的占多数,他们比较重视金钱财富方面的激励,而事业发展期的人才则更为关注个体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事业稳定后,会比较重视业务成就方面的激励。

4 防止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流失的几点对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各个创业投资企业为保持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都会想方设法的留住对企业高效发展的知识型人才。而如何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避免人才的流失对企业造成巨大伤害,笔者想应该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真正为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发展着想的激励机制。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下所称述的“人才”为“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公司”指“创业投资公司”):

4.1 物质需求的激励

4.1.1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公司应与同行进行横向比拟,审视公司的薪酬所处的层次,公司内部纵向薪酬比较,审视公司知识型人才的薪酬是否合理。建立动态薪酬概念,通过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对知识型人才的能力与业绩进行评价,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挂钩。给知识型人才薪酬设计的话语权,让他们参与薪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4.1.2 打造宽带式薪酬。宽带薪酬——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宽带薪酬最大的特点是压缩薪酬等级,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三十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同时将每个薪酬级别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另外,由于宽带薪酬中,薪酬主要取决于人才的绩效,在建立宽带薪酬体系的同时,还须构建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明确薪酬评级标准及评价方法。

4.1.3 丰富而有创意的福利。福利是薪酬的一个完善的补充,对聚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体现了公司人性化、温馨的一面,表达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福利比薪酬灵活很多,方式多样,公司可以花较低的成本,对人才却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例如:人才购房贷款计划、建立职业年金计划等。

4.1.4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让人才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予其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人才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构筑起公司与人才之间的利益共同体,调和了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使得两者的利益长期保持一致,为人才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公司留住人才。通过股权激励,使得人才易产生归属感,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让其感觉努力工作就是为自己家在添砖加瓦,从而使得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加。

4.2 满足精神需求 对于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来讲,当人才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精神需求可能会超越物质需求,成为第一需要。如果企业依然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不去关注人才的精神世界,可能花了钱也留不住人才。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才、理解人才、信任人才和爱护人才,学会用情感管理来培养创业投资企业知识型人才的忠诚度。

①尊重人才的人格与价值,把他们放在适合的位置上,去释放他们的才能,并与他们分享共赢。例如:视他们为合作者、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尊重他们的私人时间、给予荣誉和头衔、适当的肯定与赞美、懂得与人才分享共赢等。隐士侯羸、刘备三顾茅庐、曹操赋诗求贤,都是在尊重人才上堪称经典的例子,只有尊重人才,才能赢得人才。②倾听人才的想法,对于他们不同思维的采纳容忍的态度,所谓“海纳百川”,帮人才找到工作的兴趣点、将工作作为挑战交给他们、鼓励人才说出心里话等都是理解人才的好方法。③古语:“疑则勿任,任则勿疑。”用信任来管理员工,让他们承担责任,并充分授权。选取适当的时机让员工知道企业对他的信任,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水清无大鱼,在管理人才的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不搞“一言堂”。特别是对一家刚起步的初创型创投企业来讲,掌握大方向,不要太多的苛求细节,否则会导致舍本求末。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用真诚的关怀赢取人才的心。如蒙牛董事长牛根生曾提出的和谐宣言:经营人心。

4.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①良好的“硬件”工作环境能够让人才感受到公司的实力,及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与价值的认可。②营造一个和谐的“软件”工作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作支撑,以广博的胸怀对待人才。

4.4 传播企业文化 人才的成长、价值观的变化基于对认同公司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就如喜欢阳光的向日葵不可能在背阳的角落成长。以“事业聚才”,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把人才的价值与公司价值统一起来,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征途中,去规划好人才的职业生涯。

4.5 打造透明的竞争平台 以业绩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让人才之间机会均等,杜绝“暗箱操作”,打造一个透明的竞争平台,策划人才之间的良性竞争。

5 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由知识经济领航的时代,知识与技能在企业中占据着关键首要的位置,作为高知、高技能的拥有者——知识型人才,企业的需求十分迫切,而该类型人才的严重流失已是摆在创业投资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防止本企业知识型人才的流失,企业要以长期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实施人性化人才管理机制,推进现代化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经营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在流失之前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玲,董岩译.留住最好的员工.《哈佛管理前沿》《哈佛管理通讯》编辑组.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第1版第1次、P67.

[2]贾宏毅.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第1版1次、P157.

[3]尹剑锋.汇聚人才的N个锦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第1版第1次、P121.

[4][美]迪安·R·斯皮策著,张心琴译.完美激励.东方出版社,2008.第1版第1次、P69.

[5]陈怀敏.留住知识型人才的对策.中国石化新闻网.http://.cn/shzz/2005-11/21/content_325674.htm、2005-11-21.

上一篇:提高企业内部招聘有效性的分析 下一篇: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