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国内投资者对缅投资的形势及进展

时间:2022-05-02 11:54:22

浅析新时期国内投资者对缅投资的形势及进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时期,中国投资者在参与国际投资的时候,更加多的会选择离祖国较近的国家。缅甸资源丰富,历史上一直与中国友好交往,在许多地方与中国相似。又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国家大力支持本国投资者对缅投资。这样的话对中国投资者来说了解缅甸的一些状况对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具体有哪些方面是中国投资者需要了解的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缅甸的环境优越,适合投资

(一)缅甸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

缅甸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气候几乎覆盖全境,国土的西、东、北三面群山环绕,阻挡了冬季风,而南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却可畅通无阻。缅甸境内河网密布,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很高。缅甸的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值得一提的是缅甸的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被广泛买卖。缅甸的石油与天然气分布于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其开采历史将近百年有余,其储藏量在亚洲也是十分可观的,具有很大的开采潜力。

据缅甸官方报道,缅甸2014年的人口将近5200万人,缅甸有将近135个民族,人数较多的有缅族、掸族、克伦族、若开族、孟族、克钦族等。华人华侨及后裔在缅甸差不多有250万人左右,主要从事商贸业、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缅甸政府很重视发展教育,全民识字率接近90%,大学与学院就有108所,人力资源极其丰富。另外85%以上的民众信奉佛教,民风比较淳朴。

(二)缅甸工业构成及需求

在缅甸大米、玉米、橡胶、天然气、各种豆类、天然气、宝石、水产、珍珠生产的比较多,同时这些也主要用来出口。而像机械设备、动力燃料、五金、零配件、工业原料等这些产品则需要大量进口。缅甸辐射市场主要在东盟。近年来韩国、日本、印度在缅甸的投资贸易逐步扩大,欧美国家也陆续进入缅甸市场,寻求各种合作机会,从电信业、银行业到快餐业、日用品行业都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力。缅甸所在的地理位置正是东亚通向波斯湾的重要出口所在,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三)缅甸的政局概况

2010年11月吴登盛所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执政以来,政府进行了多项改革,一是实现和反对党和解,第二年在新政府就职之后,民盟通过议会补选,成为第一大反对党。2015年11月9日,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70%的选票,赢得大选,昂山素季提出将以全包容的全国政治对话和全国停火协议实现长久的和平、实现民族平等的政策,继续把昂山将军的愿望实现,承诺以彬龙协议为基础实现民族和解。二是提出更多改善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案,建立了国家人权委员会,颁布了赋予劳工组建工会和罢工等权利的新劳动法,引进外资时注重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给本国公民。三是增加与少数民族的谈判机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了不少改善,缓解了国内紧张的政治气疯。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有利于投资者在缅甸开展投资活动,同时也有利于缅甸的经济发展。

(四)缅甸政府大力支持国外企业来缅甸投资

缅甸政府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集中在以资源为基础的外国投资项目、出口项目,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允许投资的范围广泛,包括农业、林业、矿业、能源、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等。外资在缅甸投资项目一般以BOT形势运营,外资企业得到缅甸政府批给的项目,在项目建设及营运期满之后,缅甸政府将该项目收归国有。中国在缅甸的水电投资项目就是采取了这种方式,期限一般为40年左右。同时缅甸政府在1998年颁布的1号法令,宣布农业部可以批准外资企业租用缅甸闲置土地进行农业种植和开发利用项目投资的申请,租用年限一般为50年,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延长土地租用期。

二、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缅甸一向在世界关系中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参与任何势力间的争斗。缅甸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内斗已经使他在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保持并维持与大国的友好关系对他显得尤其重要。

(一)缅甸与美国于1948年建交

1988年缅甸发生后,军政府上台,之后在1990年缅甸大选后拒绝将国家政权交给获胜的全国民主同盟,缅甸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并且把驻缅甸的大使馆降为代办级,这种情况持续了20多年。随着中国的崛起,2009年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表示美正在重新评估对缅政策。国务卿希拉里于十一月对缅甸进行了访问,并于第二年初,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相继宣布放松对缅甸的制裁。7月缅甸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同月,缅甸外长访问美国。9月,吴登盛总统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并访美,三个多月后奥巴马访缅,并且任命了新的美国驻缅大使。在去年的大选时,美国支持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登上执政舞台,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昂山素季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支持的以缅甸军政府为目的的西方傀儡政治人物,但民盟执政后的一系列与中国友好的行动,表明缅甸不愿意当遏制中国的棋子,这使得美国很是恼火

(二)缅甸与中国于1950年建交,彼此互为领国

在历史中,中缅关系十分友好,缅甸从独立后所实行的制度有背西方的框架,中国大力支持其政治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并与其交好。另外缅甸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要地,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通道,中国一直计划要打通其与云南的石油管道。但近年来中缅关系有所改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缅甸国内反对独裁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缅政府面临压力大;二是西方势力的渗入并且许诺经济援助。这都导致缅甸疏远中国,中国政府一直采取积极措施维持中缅紧密关系,好在民盟上台之后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疏远中国,而是更加紧密的和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现在各个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正好,东盟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国陆续与东盟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中缅之间交往更加频繁,俩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区域间贸易合作也更加广泛。

(三)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2012年4月西方第一位领导人,英国首相卡梅隆访问缅甸。隔年三月,吴登盛访问了芬兰、挪威等欧美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2014年,德国总统、韩国国会副议长、日本外相、挪威外长分别访问了缅甸。2015年4月荷兰女王对缅甸进行访问。

三、中国投资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投资方面

中国投资者到缅甸投资兴业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缅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之后对引进外资仍持保守谨慎态度。中国投资者在来缅甸投资之前应先熟悉缅甸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避免盲目投资,遭受损失。例如,一些投资者因缅甸的法律的一些政策限制,借助缅甸人身份后开展投资活动,此类投资不受缅甸法律保护,这样导致因合作失败或与缅甸合作方有利益纠纷而致投资者蒙受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做好企业注册的充分准备,要充分核算赋税成本。

第二,由于缅甸投资的一些政策模糊,并且缅甸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交通、通讯等方面更为落后,同时电力供应也不足,燃料也很短缺,外国投资者在此有很大的投资弊端,使投资面临较大困难。并且长久以来,缅甸中央政府和一些少数民族组织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中国投资者应尽可能避免擅自同缅甸地方政府以及在少数民族控制区进行投资,此类投资一旦发生意外,两国政府都将很难及时有效救援。

(二)贸易方面

促使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在加工制造技术方面明显优于缅甸,中国投资者去缅甸投资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更好的进行投资。第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更多的中国企业把缅甸这个中国的邻国看成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之地,而且缅甸优越的地理环境还可以作为投资者们在东亚投资的中转之地。第三,缅甸的华人华侨以及一些友好的缅甸公民都是中国投资者在缅甸投资的支持者,并且在历史上中国一直与缅甸是友好邻邦,中国的投资会给缅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些都促进了对缅贸易额的增长。但是在此,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目前缅甸的对外贸易多以美元或欧元结算,缅币和人民币还不能直接结算。

二是在承包工程方面,企业必须充分发掘市场潜力,近年来,缅甸政府努力推行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扩大承包工程市场,缅甸政府着力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大力发展、兴修水利工程,财政也把交通建设纳入重点投建项目,在石油开采方面也更加注重产量与质量的合理开发,这些都使的缅甸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投资者应该从缅甸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入手,合法经营,努力实现生产价值。

三是中国企业要与缅甸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有影响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合作、互信的关系,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开拓市场,而且还可以在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彼此的了解信任,在企业间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这样当中国企业遇到生产或者其他方面的困难时,会得到帮助,有利于中企业在缅甸开展投资活动。

(三)公共关系方面

第一,中国企业要时刻关心当地政府的最新政策,尊重当地法律法规,与当地政府建立积极和谐的公共关系。尊重当地的以及民族自尊心,注意保护环境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避免冲突发生。

第二,坚持合作互利。中国企业去缅甸创造经济价值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盈利的同时也应该回报当地社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实施一些利民小工程,施惠于当地社会。同时要懂得与当地媒体打交道,缅甸广告也不发达,中国企业在消息时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配合媒体。

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对东亚的投资,“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和实施,这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在此同时,中国经济体的投资对沿线各个国家来讲也可以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与中国进行交流。我国一直很注重于别国的合作交流,友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缅甸是我国进入印度洋的重要站点,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我国重要的邻邦两国合作关系是否稳定、有效已经成为关系海上丝绸之路成败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影响中国在东盟的区域合作的进展。

上一篇:发力供给侧 打响攻坚战 下一篇:基本面指标对β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