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河决溢对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时间:2022-05-02 10:26:14

清代黄河决溢对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摘要]公元1194年黄河决阳武故堤,从淮阴入淮河,从此开始了黄河长达661年夺淮入海的时代。黄河夺淮当看作是黄河决溢的最严重情形,黄河决溢对其南邻淮河流域的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关键词]清代;黄河决溢;淮河流域;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42-02

有清一代,由于黄河河床日益淤高,决溢泛滥十分频繁,给其南邻淮河流域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在这200年中,黄河决溢达361次之多,平均每六个半月就有一次决溢。每一次决溢,对当时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对后来的农业生产又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一、清代黄河决溢举例

明弘治六年至八年(1493~1495),刘大夏治理黄河,采取遏制北流、分流入淮的策略,即“北堤南分”,于黄河北岸筑太行堤,自河南胙城至徐州长1000余里,阻黄河北决,迫使其南行。在黄陵岗以下,疏浚贾鲁旧河,分泄部分黄水出徐州会泗河,使得黄河主流继续由涡河和颍河入淮,奠定了黄河洪水只南侵而不再北上的局面。由于明末清初连续40多年的战乱,使黄河大堤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当时的朝廷忙于战事,无暇顾及大堤的维护,更加重了其破坏程度,所以当洪水来临时,水患比以往更加严重。

顺治十六年(1659),据《(道光)宝应县志》记载,黄河在归堤决口,服水及其附近诸湖之水,悉向决口侵淮,不复入黄刷沙,黄水反从宿迁小河口、白泽河二处逆注,渐淤成为陆地;水自翟坝、古沟下灌诸湖,“江都湖田舍,水深六七尺,高宝则及城郭月余”。

康熙年间,从康熙元年到十七年(1662~1678),黄河下游几乎年年决溢,决溢的河段大都集中在曹县以下河段。只康熙元年5~7月间,黄河两岸决口就有很多次。康熙十五年(1676),因久雨导致黄淮并涨,大河倒该灌洪泽湖,与淮合流冲决。《淮安府志》记载:“武家墩板工一处,高家堰石工七处,高良涧板工二十六处。又东流冲开运河,高邮之清水潭、陆漫构、江都之大潭湾等处,共决三百余丈,残缺不可胜数,深及四五丈不等。自堤而东,浩浩乎茫无际涯矣。”至此,淮水涓滴不出清口,黄水四散开来,由云梯至外入海者甚少,以致下游更淤,河身渐高。

雍正、乾隆两朝共计73年,见于《清史稿·河渠志》的黄河决溢年份就有20多年。上起河南,下迄山东、江苏,沿黄河淮河各省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决溢。这段时期较大的决溢有三次:一是雍正元年(1723)六月,黄河于中牟县十里店、娄家店决口,洪水南入贾鲁河;同月,黄河北岸又“决(武涉)粱家营、二铺营土堤及詹家店、马邑月堤”。九月,再决郑州来童寨民堤,冲中牟杨桥官堤。二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黄、沁河同时开涨,河南武险、荣泽、阳武、祥福、兰阳南北两岸共决口15处,其中中牟杨桥决口达数百丈,大淄直趋贾鲁河,由涡河入于淮,河南开封、陈州、商丘,安徽之颖、泗等州俱被淹。三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月,决魏家庄、大溜注入洪泽湖;七月决议封、漫口20余处,北岸水势全出青龙岗夺淄北注,水入南阳、昭阳、微山等湖,余波入大清河。

乾隆以后,黄河形势日趋恶化。嘉庆初年,清口(泗水入淮之口)淤塞,黄高于湖,淮水不仅不出清口刷黄,黄水却倒灌入洪泽湖,清政府不得不于嘉庆十四年(1809)在淮河会黄的清堵筑御黄坝。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黄水大决于中牟,沿贸贾鲁河、惠济河冲向东南,泛滥于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清政府开启洪泽湖大堤及运堤各坝,又加“涟水大雨,百日不绝”,淮河流域广大地区遭受了空前的大水灾。

从清代黄河决口的情况来看,截止道光三十年(1850)的207年中,虽然没有大的改道,但决口的年份达到60年之多。所谓“塞于南难保不溃于北,塞于下难保不溃于上,塞于今岁难保不溃于来岁”,更显出河道愈来愈淤、愈淤愈决的趋势。

二、黄河决溢对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黄河决溢对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在当地的地方志及正史中都有大量记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专著也很多,如《淮河水利简史》、《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与对策》、《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明清淮河流域生态变迁研究》、《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等。在这些论著中都着重论述了黄河决溢的消极影响。当然这是黄河决溢所造成的诸多影响中最主要的方面,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首先,淮河流域所在的黄淮海平原本就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条大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而黄河决溢也可看成这一冲积而成平原过程的一部分。在人类还没有在这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之时,它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坏处。当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这一地区时,黄河决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产生了灭顶之灾,这时人们便只关注其害,而忽视了若没有决溢这一现象,都不会有黄淮海平原的出现,更谈不上对这一地区的农业开发。邹逸麟在《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一书中说:“当生产工具还处于木石时代,人们活动的地区主要限于山麓洪积冲积扇形平原上,对布满了河流,湖泊,沼泽的大平原望而却步。但当春秋战国开始,铁质工具广泛使用后,各种防洪、排涝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坦荡的大平原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大大推动了开发的过程。到了秦汉时代,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开发,天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替代。”

其次,黄河决溢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大多来自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黄土又很肥沃,可以说每次决溢就像是给这一地区施了一次肥。同时,这些泥沙又填充了低地、沼泽、河道和湖泊,使其变为平地。而对于淮河流域来说,这一现象更是十分常见,加之这一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这些平地终将变为良田。下面笔者就淮河流域在清代因黄河决溢而消失的湖泊作一简单概述。

今河南北部的圃田泽蛙地区,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尚有20多个湖泊,可是经过唐宋元三代到明万历时,圃田泽蛙地区有陂塘150多处。其后随着黄河决溢,水退沙留,淤高的湖滩被垦为田。到清乾隆朝时仍有东、西二泽,周围有不少陂塘。可是到晚清以后,伴随着农垦的扩展,东、西泽最终也被垦为良田。至此,圃田泽蛙最后消亡。今开封城在历史上曾七次被洪水所淹。宋代所建的铁塔,原在一座名为夷山的小山丘上,如今连塔基也全埋地下。宋代开封城在今地下10米左右,开封地面都因黄河带来的泥沙抬高如此之巨,就不难想象它附近的低地湖泊淤积消亡了,如孟渚泽、蒙泽早已不见踪迹。

在《水经注》记载中,苏北地区的射阳湖、硕项湖是两个大型湖泊,在金元时期就开始遭受黄河泛滥的淤积物反复覆盖趋于淤废,明清时期,由于黄河携带泥沙更多,水患频发,泥沙继续加积。至清代初期,硕项湖已完全消失,射阳湖明显缩小,成为一些彼此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沼和陂塘。淮河南岸多平原洼地,湖泊纵横,硕项、射阳、高宝诸湖皆为巨侵。据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宋时射阳湖“长三百里,阔三十里”,为江苏五大湖之一,亦可堪称里下河地区最大的湖泊。当时射阳湖地处江淮之间,南与江、北与淮都沟通相连。“其时黄未南徒,怀水卑下,里运一带地未雍高,故江流得以北注入湖,湖水又北泄入淮也。”其实,里下河地区湖群密集,河湖通络,对洪水的调节相当有效,故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但鲜见洪涝记载。明清时期,特别是在潘季驯固定河床、蓄刷黄以后,使大量黄河泥沙能在苏北平原及附近沿海堆积下来。地处淮河南侧的射阳湖区淤塞的速度比黄河夺淮前显著加快。湖面缩小,许多地域已成为荡地,另有许多小湖分布在本区。由于黄、淮、运河及洪泽诸湖的溃决,射阳湖区洪水漪积严重。洪水退后,挟带泥沙亦多堆积湖盆,促使了射阳湖的迅速淤垫。

淮河北岸的鲁西湖群原来湖泊众多,有北五湖和南四湖之分,一片水乡风光。其中北五湖地势较高,明初,政府把北五湖作为黄河洪水的滞洪区。鼎盛时期,仅安山湖水面周围就达1000余里,后来在黄河泥沙不断地泛滥堆积下,湖底不断抬高,加之当地人口压力持续攀升,明中叶许民佃种。弘治十三年(1500)勘查时,滩地为民所占,湖区周围仅80里,后来又陆续遭到泄水围垦。清雍正年间,安山湖首先淤废。至清末,除蜀山湖外,大多湖区“尽成民田”。总之,明清时期北五湖的淤废,来水缺乏和泥沙淤积是其主要原因,而人为垦耕加速了湖沼淤废的进程。

综上所述,黄河决溢带来的大量泥沙虽然在当时破坏了农田水利设施,使得湖泊河道淤塞,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亦使得这些当时看着是非常不利的影响变得有利起来。人们借助这些淤泥,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2]林懿均,李直夫.(民国)盐城县志稿[A].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9[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清·孟毓兰修.(道光)重修宝应县志[M].汤氏沐华堂藏板,道光庚子年(1840).

[4]清·毕沉.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民国·方廷汉,谢随安修,陈善同纂.重修信阳县志[M].

[6]明·潘季驯著,汪胡桢标点.河防一览[A].水利珍本丛书[C].中国水利工程学会,1936.

[7]清·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上一篇:大学生入职前的“临门一脚” 下一篇:道德“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