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时间:2022-08-06 01:34:40

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2011年3月,线装书局出版了河南师范大学苏全有教授、李风华副教授主编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书,该书内容厚重、成果突出,可谓是近年来灾荒史研究的最得力之作。本文不揣浅薄,对研读本书中的感悟所得做一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书乃至整个灾荒史研究的进一步重视。

1.史料翔实,内容厚重

本书洋洋三十余万字,无一处不是言之有据,史料引用之丰富,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对于一部学术性史学著作而言,以理服人固然重要,可“一切用事实说话”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史料的充分翔实是衡量其成败优劣的最基本准则。没有充分的史料做支撑,议论只会陷入空谈,以至于虽笔下千言,实空洞无物。本书在精心进行理论构建的同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旁征博引,使得各种论点的得出无不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首先,本书对晚清民国时期有关河南灾荒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细致的钩引汇总,涉及当时的《大公报》、《申报》、《新华日报》、《民国河南日报》、《河南民报》等数十种报刊。对于如此琐碎的材料而能梳理的一目了然,这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是治学浮薄之辈所能为的。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的史料,本书著者奔波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及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参阅原始档案达40件之多。大量原始档案的引用,提升了本书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而这一切无不是著者汗水的结晶。再则,本书参阅的相关史料汇编50余部、相关论文60余篇、相关专著70余部、相关志书80余部,这一连串的数字,彰显了著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治学精神。史学某种意义上就是史料学,只有史料的详尽占有,才能从根本上构筑起一部厚重的史学著作。本书既最大程度的运用前人已整理的史料,又最大限度的自我挖掘史料,处处用史料说话,处处用史料证明,史料之翔实,内容之厚重,决非一般可比,实是一部不可多得之力作。

2.见解新颖,不落窠臼

翔实的史料,为谱写一部优秀的史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可如果想真正完成一项杰作,必须具备卓越的史识。可喜的是,本书不仅叙述详尽,而且论点新颖,可谓是察别人之未能察,发别人之未能发,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现兹举数点,以窥全豹。首先,以往学界对“灾荒”一词统而论之,并未做出严格意义上的细致界定。本书分辨指出,“灾”即“灾害”,是指对人类社会自身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与条件造成伤害或破坏的现象;“荒”则可理解为“饥荒”,是指灾害打击下所呈现的生产萎缩,物质匮乏,特别是粮食奇缺,经济絮乱,居民生活极度困难,甚至有因饥荒而造成死亡的现象,其核心内容和标准是粮食短缺。显然,灾和荒二者联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饥荒因灾害而来,但有灾不一定就产生饥荒。灾是形成荒的直接原因,荒是灾情发展的结果。这一对研究对象的重新界定,拓展了研究范围,打破了常规思维,迈出了理论创新的第一步。其次,针对清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以往学界受“左倾”思想影响,简单地以“不得力”三字否定。本书在认真探究、细致考察的基础之上,认为总的看来,清代前期清政府非常重视荒政,为克服救荒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法行为,制订了比较具体的处罚措施。尽管救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但由于国家和地方财力相对较为充裕,官赈的力度比较大,故大量的灾民尚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救助。再则,对于每次灾荒所造成的影响,以往学界几乎都是从消极方面进行的探究。本书独树一帜,认为灾荒在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义赈”这一具有先进救荒理念的民间进步组织的出现、成长,辩证思维在此点上发挥地淋漓尽致。总之,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独抒己见,不落窠臼,提升了灾荒史研究的理论高度,学术价值巨大。

3.鉴古知今,价值实用

通过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地区灾荒史的研究,不仅可以逐步探索出自然灾害在这一地区发生发展的规律,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通过对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的分析,认识到社会因素在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抑制和消极的助长的两重性质的作用,从而为当前河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河南人民的防灾、赈灾能力,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历史经验参考,以发挥史学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首先,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普遍关心的课题。可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长时段自然与人为因素相叠加的结果,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及美洲的玛雅文化区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但由于人们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滥伐滥垦森林草原,致使水土流失、草原消失、沙漠扩大,这些当时高度文明的社会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受到过大自然的报复。因此,人类今天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从历史时期乃至远古时代继承下来的,研究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状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措施与成效,将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从而为今天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书成绩凸显,值得称赞,其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荒的研究具有突出的价值。至于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站在更高要求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乃为更进一步的期许,可谓是瑕不掩瑜,笔者期待殷殷,愿其在以后再版和更深入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开拓和完善。

上一篇:传统孝道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下一篇:让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