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02 08:33:53

关于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对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等不同层面对如何构建有效和完善的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了深入探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则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金融出现风险,则会导致经济发生震荡、社会陷入混乱。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将对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业稳健发展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县域建立有效和完善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摆在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制度性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发展的关键,是协调央行和各专业监管部门对不同经济周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障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1、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加强和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主要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加之国内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运行机制有待改善等问题,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央行“窗口指导”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而且在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去后。中央银行无法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运作行为,货币政策就难以有效地传导到经济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各专业监管部门的积极协作。

2、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保障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目标与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维护所辖行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化解行业风险的局部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职能部门日常业务工作会有所交叉并互为补充,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稳定协调机制,明确何种信息由谁收集、相互交叉的检查工作如何进行、相关信息如何交流与共享等一系列问题,避免各职能部门重复向同一机构收集同样的数据、信息或进行内容相同的现场检查,以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3、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有效防范金融系统风险的需要。金融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并且金融风险能够在系统各行业间渗透和蔓延。从央行职能来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点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构建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目的是加强“一行三会”的协作,共同防范和避免风险在金融系统内扩散蔓延,将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降到最小。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在本领域内实行分业监管,建立稳定协调机制后可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防范系统性风险。

4、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能够提升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金融稳定可使储蓄最大限度转化为投资,同时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稳健的金融运行将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并由此提高区域现代金融业的地位,使区域产业结构更趋完善。二是对地方财政收支产生影响。金融运行的稳定程度会从收入与支出两方面影响地方财政平衡,金融业健康发展必然会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而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三是提高地方声誉,吸引外来投资。投融资环境健康与否是地方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筹码,而金融业稳定运行、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是吸引投资者的有利条件之一。

二、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监管政策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在目前分业监管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权威的、统一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门,各个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各自对其监管对象实施监管,在金融监管中独立出台监管政策,而区域监管机构执行金融监管政策时互不通气,相互割裂,缺乏统一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关联性,存在政策之间互相矛盾和重叠现象,使得金融企业无所适从,造成金融监管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背离政策预期,同时造成信贷政策不一致,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发展不均衡,由此对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监管效能有待提高。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以后,人民银行保留了部分现场检查权,但这种现场检查的范围、频率均受到了较大限制,其采集的信息相对过去直接从事银行监管获得的第一手信息而言,在时效、详细程度、完整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导致人行在发挥金融稳定职能时缺乏金融监管信息的微观支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金融风险的及时、正确决策。

此外,根据目前分业监管的现实,各专职监管部门只能对其监管下的各类别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监管,而无法对金融业的整体风险进行监管。由于缺乏协调机制,人民银行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之间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调,以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直接影响了金融工作效率的提高。

3、地方金融服务弱化,加重基层央行稳定地方金融的负担。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网点都从基层向大城市、大项目发展,县级金融机构纷纷撤并,权限减少,由于银行改革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没有及时在金融体系方面进行必要的补充,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没有跟上,金融服务逐渐弱化,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金融风险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因素增多,加重了基层央行稳定地方金融的负担。

三、构建县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1、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一是促进中央银行、各监管部门的风险评价与金融系统风险评价的协作,由各监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所监管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价体系,宏观调控部门负责建设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预警体系。二是加强危机管理阶段的协作,研究建立事先约定制度、风险处置预案、风险补偿机制、风险救助办法等。三是建立信息查询制度,各职能部门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相互间适时借阅、查询有关金融数据信息资料。四是建立各级人民银行与同级金融监管部门的联合调查和检查工作制度,适应央行与各级金融监管机构客观上存在的业务交叉关系及金融业出现的混业经营趋势,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2、人民银行要肩负起国家赋予的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大局。基层央行肩负着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因此,基层央行必须建立与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互动,推动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与地方党政领导的沟通,进一步理顺关系。积极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金融政策和区域金融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交流有关信息,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基层央行应强化与税务、工商、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及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为金融机构解决实质性问题,加大对金融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树立央行权威。三是以协作、共赢为目标,拓展监管数据信息共享。基层央行应以创新的思维,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与当地银监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资料交流制度等,实现监管信息共享。

3、银监机构要加大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一是依法监管银行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切实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抓好现有不良贷款的核销,提高盈利水平,维护县域经济金融安全。二是落实银行监管责任制。坚持以风险为主的监管内容,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改进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加强监管执行力建设,在加大责任追究、加大信息披露、加大监管间责之外,要加强工作深度、加强信息反映和加强监管激励。三是重视监管信息交流。要树立大局意识,从金融稳定的全局出发,与当地人民银行通力合作,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实现监督管理信息共享。

4、地方政府要在金融稳定中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一是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持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如法院对涉及金融诉讼的案件要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结案、及时执行,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财政要对有信用不良记录的企业不予财政贴息:等等。二是建立贷款担保机构。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的运行,不仅能够解决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是金融稳定的坚实后盾。地方政府要积极牵头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出台担保公司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保证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并建立相应的资本金补偿机制,提高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强化“信用乡(村)镇”创建工作,并将此纳入地方党政干部的业绩考核中,促使县、乡、村三级干部共同重视金融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如将党政领导干部所分管区域内是否有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列入其年度考核指标,并对故意袒护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党政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力度,确保“信用乡(村)镇”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从而为维护金融债权创造良好的条件。

5,金融机构要在金融稳定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一是正确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银行在加快自身改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调整信贷投向,增加资金投放,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积极支持科技型和新兴领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有能力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给予贷款支持。促进县域企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帮、防并举,依法维权。正确地对待企业的历史包袱,区别不同企业、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盘活信贷存量,保全债权。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对产品有市场、有潜力而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银行应适当扶持,帮助其走出困境。对恶意逃废金融债权的企业,银行应采取各种措施,严厉制裁,做到即支持企业发展,又能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使银行不良贷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得以稀释和化解,从而维护金融稳定。

上一篇: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下一篇:浅谈新经济时代对战略网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