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年家具引起的反思到设计本质的探索

时间:2022-05-02 12:30:44

由老年家具引起的反思到设计本质的探索

摘要: 自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家具必定要从家具行业中细分出来,并且市场巨大,但在设计方面,老年使用者有着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设计者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更是在设计初期就应该了解并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的重点。可以想象,如果设计者不去满足老年使用者对功能的需求,那么家庭环境设计得再优美,家具造型设计得再时尚美观,生产设施昂贵先进,但是使用者仍然无法满意,使用过程还是会产生不良的体验。也许,设计者们,已经到了需要反思设计,回到设计的根源去了解使用者,理解使用者,踏踏实实地为使用者做设计的时候了。

关键词: 老年家具 反思 设计本质

1.引言

老龄化趋势是本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应该重视的问题。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预期寿命也增长了,老年人自然就多了。那么老龄化的标准里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一项就是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据2005年统计报告,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到总人口的11%。因此,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首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一亿多人口超过60岁;其次,我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到204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30%。

2.老龄化带来商机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会不断扩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随之下降,老人便成了待在家里时间最长的一位家庭成员,自然也成了和家具接触最多的一位家庭成员,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想拥有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需要的是一套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具。

所以老年人家具必定要从家具行业中细分出来,成为家具行业的一个蓝海。设计者只要详细分析老人对家具的需求,研发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是可行的,因为需求是可以被创造的。目前市场上的家具企业还没有开始深入地研究老年人的需求,这就给明眼商家打造产品差异化带来机遇。从很多家具卖场的反馈中看到,已经开始出现对老年人专用家具的需求。当前有部分老年人已开始有和儿女们分开生活的倾向,也使老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诸多的不便。而依据老年使用者需求设计的家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人在家里的活动能力,延长老人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限,减少需要他人护理的年限。这种情况下儿女们在为老年人买家具时,就更倾向于选择老年人专用的家具产品。

在本地的几个家具卖场咨询是否有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产品后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家具,包括卫浴。虽然产品很丰富,但具备老年人使用的功能性家具仍没有。

因为商家普遍认为大多数老年人购买商品时,一般都讲求实用,价格方面偏向于中低价位,说白了就是:图个实惠。使得老年人家具产品无法迅速产生高额经济效益,造成家具企业对研发和生产老年人家具或视而不见,或持观望态度,企业将更多的研发力量放在年轻消费者身上,忽略老年人对市场的迫切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不断加强,老年人家具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处于40至60岁之间的人群,在未来10至20年将步入老年人行列,其中不乏事业有成之士,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现在所谓的老年人高档消费在10年之后将变成普通消费。其实老年人家具市场出现空白,不是没有需求,主要还是对各方面都缺乏引导。聪明的商家一定会抓住这片蓝海,而设计者又该抓住什么呢?

3.对设计方向的反思

当今的设计师们似乎不再谈起功能,好像谈功能是在谈一件很落伍很老土的事情。可是,老年人家具最需要的恰好就是功能性。虽然设计界奉行的基本定律是:实用、经济、美观,徜若你去参加投标竞争,评价的标准却是:美观、经济、实用。你在功能上只要满足基本要求,我想不会有人再追问。市场上受人追捧的似乎也是那种所谓的文化隐喻,那种所谓的形象工程,以及那些所谓的创新。

这是否说明我们的设计已经没有功能问题了呢?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真的能按照设计者的想法产生良好而愉悦的使用感受吗?我们不得而知,原因是没有人想过要去了解这些。可现状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缺乏对使用者的事先了解,也不会对使用后的反馈建议进行收集。那么,我们的设计者,又是依据什么来保证自己的设计作品功能合理?我们来看看这三个答案:第一当然是国家规范,不过前提是有这个规范;第二是企业或者甲方的要求,这个必须要遵守;第三是设计者有限的经验和他们作为使用者的一点经历,最后大部分都是想当然。其实答案中没有一个与真正的使用者有关。

4.对设计本质的探索

当今的设计思想已经离开使用者本身,偏得太远。也许,设计者在设计产品之前,先去了解和研究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之后,请使用者再帮助我们作测试,并记录下宝贵意见,这才是设计者应该做的。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它是北美最高端的设计研究所之一。他们致力于对使用者的研究,并将“人种志”这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设计领域,这种研究的基础就是对真实使用者进行研究。

人种志的英文对应词为“ethnography”。前面ethno的意思是指“一个文化群体”、“一群人”或“一个民族”。[1]后面graphy的意思是绘图、画像。所以,Ethnography一词的含义可以被理解为“人类画像”的意思。Ethnography 原为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

人类学主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人种志。这种方法就是前期收集资料后期进行资料整理。对于设计者应该积极学习人类学这种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人种志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和一些常见的问卷调查法等。后期资料整理中用到的方法有个案描述法、归类法、比较法等。这些描述是帮助设计者和企业了解使用者真实使用情况的一种途径,也表达设计者的个人观点,并成为设计依据。

人种志收集资料中的观察法有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在非参与性观察过程中,设计者尽量以旁观者的身份对目标者进行观察,目标者应完全不知他正被观察,才能取得最真实的现场资料,以避免“观察者效应”。参与性观察是要设计者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使用过程中,在自然的情景下捕捉使用过程中最真实现象和使用者最内在的想法,并以叙述性方式记录下来,从而推出结论。

人种志收集资料中的访谈法主要是指深度访谈,这样的深度访谈适用于验证某些设计假设。可以使设计者在访谈中随时发现一些新的观点和有趣现象,一路探究最终形成结论,因此人种志的这些研究方法能使设计者保存大量内容丰富细节具体的资料,又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5.写在最后

从文中这一点简略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设计者需要真正深入使用者中,把了解使用者放在首位,随后全面深入地分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种种情况,帮助解决这个群体在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出真正适合这个群体的设计,给使用者良好的体验。也只有让使用者在对功能满意之后,才有心思去感受设计带来的美感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社会科学质的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2.

[2]刘仲冬.民族志与参与观察[M].民85.

[3]戴力农.设计师,你可以这样做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3).

上一篇:如何抓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