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时间:2022-05-01 07:39:12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手g室护理人员22人,手术患者1779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变,手术患者1812例,采取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护理标识管理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分配、护理工作压力程度均轻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13.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86-02

手术室是院内重要的科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并不简单。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因此工作效率的提升是必要的[1]。同时手术室患者基础疾病严重,时常合并感染类病症,加之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2-3]。一旦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不利,也有损医院声誉。因此研究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十分重要。本研究在手术室中应用了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了令人满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22人,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31.1±3.2)岁;手术患者1779例,其中男1065例,女714例,年龄18~76岁,平均(43.1±8.4)岁;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变;手术患者1812例,其中男1091例,女721例,年龄18~75岁,平均(42.7±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标识种类包括颜色标识、标语、标志牌、标签、腕带等,分类放置,标志牌、标语等主要放置于手术室环境,用于区分手术室功能区域,不同区域以颜色划分。如绿色标识清洁区,红色标识污染区等。腕带上写明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在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帮忙佩戴,方便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师、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另外以颜色标签标识不同的输液通道,上书名称、日期、置管人等信息,方便识别输液通道,并且患者标识还可注明患者的过敏信息,提示护理人员和医师注意,同时也能提供一些患者的特殊信息,如合并感染、血液传染病或者病危患者,应醒目标识。为了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出现差错,手术部位标识也是重要的护理标识。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前,由经治医师和责任护士核对手术部位正确后,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不掉色的油彩笔以“+”字进行标识,再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双侧手术和多平面、多重结构手术除了切口位置以“+”标识,还需要在切口旁以数字标记该手术切口数量,并按手术顺序以数字标识出来,腔镜手术切口部位标识为三个“+”等,方便手术人员在接手术患者及手术过程中查对,确保手术患者安全。而标签类别属于较为重要的警示类标志,主要用于手术室用具及药物区分,在配置不同的药物时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氯化钾等特殊药物采用红色表示,而静脉用药采用黄色表示,提高配置药品的效率,减少配置失误的可能性。手术使用的无菌注射器以及其它手术器械也可用标签区分。

采用护理标识应注意尊重患者意愿,保证患者隐私,并且标识应简洁、醒目,字体不能潦草。环境类标识应醒目放置,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并且所有标识均应经过核对,避免出现错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以便更方便进行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压力来源评定标准:参照英国护理学家(Grey-Toft、Anersen)定制的护理压力表,共35条目,包括管理及人际关系、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分配、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分配、护理工作5项,每项2~4分,分数越高,压力越大;对两组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文书、无菌操作、物品准备、无菌物品管理4项,每项满分为100分,每次犯错减1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统计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包括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来源情况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分配、护理工作压力程度轻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后护理文书、无菌操作、物品准备、无菌物品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

实施后护理差错率为4.55%(1/22),护理投诉率为4.55%(1/22),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35%(1714/1779);实施前护理差错率为13.64%(3/22),护理投诉率为18.18%(4/22),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0.02%(1450/1812)。实施后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434、6.952,P

上一篇:跟着古人学表面张力和固液浸润现象 下一篇: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