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也要“低碳”

时间:2022-05-01 03:57:11

课堂教学也要“低碳”

摘要:根据我国2007年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总结,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在教学中为当代学生强调、渗透环保意识,“低碳教学”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诞生出来的新概念。作为当代青年的引路人,我们不妨将“低碳教学”深入到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低碳意识逐步渗透给学生。

关键词:低碳生活;低碳教育;节能减排;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11-02

早在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曾向全球吹响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的号角。然而,三年多过去了,我们国家虽然在很多方面做了相关的努力,但收效还不够明显。全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引发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伤害。我们国家的教育家们也是在2009年时就提出“低碳教育”的新理念。作为教师,我认为除了自身建立生活中的低碳意识之外,还应该在教学中做一个低碳教学的积极践行者,逐步把“低碳生活”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另外,我们作为教师还要在教学工作中倡导“高效工作、低碳教学”,从备课到组织课堂教学都要力求做到“节能减排”,将低碳意识逐步渗透给学生。

一、确立教学目标,低碳备课

孔子曾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凡事都要有准备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然就会遭遇失败,低碳教学也一样,充分备好课,才能把课上好。我们要确立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有选择性的使用教材,适当选取本地的、学生极为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把这些本土化的素材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让教学更生动,而不再是浪费许多电力资源去网上搜索我们并不熟悉的教学素材。教学过程也不再去浪费许多精力为学生描述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教学案例。如此一来,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就迈出了低碳教学的第一步。另外,集体备课也不乏是一种很好的“低碳”意识。集体备课可以让参与者在集体研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眼睛一亮,突然明白某个抽象的概念怎么样讲才能更形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或者突然发现某个教学例子原来是那么的贴切、亲切,让我们教师备课不再有一种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尴尬,而且省时、省事、省力,做到了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提高备课质量、节省时间、低碳备课。备课时也可能要准备一些教具,有许多教具都是学校买来的,去实验室拿就行了。然而,此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动手能力,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则更能体现出节约意识、创新意识和低碳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物自制一些教具,渗透节约意识,废物再利用,减少浪费,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渗透了低碳理念,培养了低碳习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认真组织教学,低碳授课

低碳授课是低碳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我呼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应该养成低碳习惯,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师生共同积极参与低碳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教学思路就是要简化课堂,想办法用最简约的手段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不需要刻意的去雕琢,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课堂。在这种低碳思维下打造的课堂中,我们可以还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可以让教师从传统的那种繁琐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做一个有智谋的军师。这种授课模式是“低碳”教学最直接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行为也可以直接体现我们的低碳意识。例如,我们上课时通常使用粉笔板书,虽然有些学校换上了白板和水笔,但还有更多的学校使用的是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有很多教师都是习惯性地将写过的粉笔头都扔掉了。别以为这只是小事,其实这是一个违背低碳授课的一个细节。所以说,低碳授课,节约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尽量用尽每一支粉笔,掉在地上的粉笔弯腰随手捡起,讲台下有几十双眼睛看着你,敬佩着你,你的所作所为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再例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许多学校都给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然而,有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不管使用不使用,或者仅仅只用几分钟,总是一节课一直开着设备,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浪费资源行为,违背了低碳教学的原则。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要抓住每一次能够给学生渗透低碳理念的机会。

三、课后反思,让低碳继续

我们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环节也要对低碳教育的效果进行反思。其实,高年级的同学对低碳理念的理解还是比低年级的同学透彻。经我简单的调查发现,很多同学都不太关注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有关低碳的细节,可见,对学生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我们进行作业的设计时,不妨作一番思考,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或者节约能源类的题目背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低碳意识教育,他们会惊叹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树立节能意识,起到教育的作用。例如,物理中电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白炽灯泡和节能灯泡、高亮度LED灯在功率、照度、耗电、成本等方面上的比较与计算。如果我们国家每个家庭都能使用节能灯,而不是用白炽灯泡,假设每支灯每天点亮4个小时,中国估计平均每人拥有2支节能灯,算下来每年就要节省电能1800多亿度,相当于我们的长江三峡水电站3年的总发电量啊!这些数据让学生能够了解,对他们是多么的震撼啊!

总之,“低碳教育”不是我们教师嘴上随便一说就完事了,“低碳”本身就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是时刻提醒我们节能、减排、减轻地球负担的习惯。我们在教育中渗透给学生的低碳理念都可以让我们自身(当然也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身体)更健康,让人类生活的环境更优美,也让我们人类能和大自然更和谐的相处。让我们当今的教育工作者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低碳教育知识、理念和体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人,教育他们、影响他们、感化他们,让我们地球的伤痛早点痊愈,让人类早点摆脱恶劣环境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07〕37号文件.

[3]发改委.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J].节能与环保,2009,(1).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级中学如何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下一篇: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