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幼儿语言教学

时间:2022-05-01 05:57:15

浅谈新课标下的幼儿语言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类的语言,是人类传递情感信息的工具。以符号、文字、图案、音乐、语音、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等形式为载体,来传递或交流情感信息。

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是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正确说普通话,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其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幼儿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发幼儿对阅读与书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结了两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实现,阐明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它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对于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在《纲要》中,提倡“终身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阶段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方法,同时也需要幼儿在幼儿阶段完成语言启蒙。因此,在这一时期,借助我们的语言教学,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语言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现在,依然有许多幼儿教师坚持采用“牵牛鼻子”的办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片面认为教师教多少,孩子就学多少,没有把“教”放到幼儿的“学”上面来。以“告诉”的方式,把知识全部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得他们形成了对讲授传播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抹杀了幼儿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

(二)实践性理论化

幼儿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少教师很少将各种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只当是“灌输知识”,这令不少幼儿缺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教育目标性不强

不少幼儿教师还是仅仅为了教而教,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从而忽视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因语言而语言

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整合。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五)社会中家长不重视幼儿在启蒙阶段的教育

在常识上,只是关注幼儿的物质生活,而忽略幼儿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没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些都给幼儿教师在活动课中帮助幼儿完成语言启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3―6岁的幼儿处在人生中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幼儿对语言的启蒙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因此,利用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一)要运用情境原则

1.创设形象情景。比如,我们可以在纸板上剪出汉字,在砂纸上也剪几个,以便可以让幼儿用手指去触摸,感觉如何书写;然后再把这些汉字放到板上,将形似的汉字放在一起,这样,那些小手触摸起来,动作就会基本一致,这样的话幼儿就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几个字的笔画,也重复汉字的发音,慢慢地他们就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原来每个汉字都要与一个声音对应。

语言原本是口语,书写语言只是对口语的文字翻译,一个文字语言由最初的一个笔画接一个笔画组成,就像潺潺滴水汇成江河一般,最终形成词汇和文章。它让幼儿通过手对文字产生了兴趣,并进而有了想要表达的愿望,形成了幼儿对汉字最初的兴趣激发。

2.创设想象情景。幼儿都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语言。比如,我们在活动课上,可以讲一则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形容词、副词和语气词。加入对龟、兔的神态、外貌描写。这样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如何去主动地说一句话,表述一个故事。

3.创设实践情境。亲身体验可以让幼儿发现环境、生活、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还应把幼儿放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比如,我们要告诉幼儿什么是“田”,那我们就把幼儿带到田地中去,让他们看田地的形状、性质、大小,进而理解什么是“田”。

(二)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建一个能使他们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例如,我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把幼儿带到原野上去踏青,让幼儿感受温润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可爱的动物,生机盎然的植物,欢声笑语的人们。让幼儿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谈论自己喜爱的事物,分享自己的心得。这样,无形当中,也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述提供了条件。

三、在课改的背景下,要注意团队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校本课程

比如,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幼儿园进行个别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本身还可以设计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文题的校本课程。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词汇、高度的思想历来被认为是国学启蒙的经典。当幼儿园精心选取其中精华部分之后,进行课程设计,贯穿幼儿学习语言的始终,这样对于幼儿语言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对幼儿来说,语言是发展的基础。应让他们了解语言在交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根据一些简单的情境,来调节语言使用方式和礼貌程度,以适合不同听者和角色特征的需要,向更高级的语言意识形态领域靠拢。幼儿教育者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幼儿在语言中翩翩起舞。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热情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