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设计策略

时间:2022-04-30 09:22:57

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设计策略

摘要:开放性数学练习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积极思考,全面思考,激活思路,大胆创新,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广阔性。文章通过条件开性练习、策略开放性练习、结论开放性练习、综合型开放题练习等四个方面的系统讲述和习题讲解,论述了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设计的策略,用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个性的平台,也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条件开放性;策略开放性;结论开放性;综合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27-02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启发和引导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师生的演示操作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用知识迁移思想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而开放性练习题会更好的开拓学生的思维。开放性练习,有利于使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让他们在模仿中走向创新。开放性的练习如何设计呢?我认为开放性练习可以从条件、问题、策略、结论这四个方面入手。

1.条件开放性练习。传统练习的条件是所求问题的充要条件,长期以来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认为练习中所有的数据一定有用,当遇到条件不足、条件多余时就不知如何去做,即使会做的题目也不敢大胆放手去做。设计这一类条件开放性练习,学生解题时,需要认真观察、思考,然去寻找适合而恰当的条件,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全面思考,敢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一块长方形桌布长6米,重新设计时从它的一端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要镶上一圈花边,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练习中只有一个数据,好像条件不足,但学生只要深入思考,绘出直观图,很快发现,其实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少的就是原长方形两条长之和,所以剩下的要镶的花边的长就是6×2=12(米)。这样的练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提取有用信息,舍去多余信息的能力。

2.策略开放性练习。传统的练习题答案是唯一的,可称为“标准答案”,学生往往只满足把一个答案找出来,而不再进一步思考、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结论型开放题,给出一定的条件,而满足条件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题时,学生必须全面的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某钢厂生产了140吨的钢铁,如果一辆卡车一次运8吨,16俩车一次能全部运走吗?该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探索后发现可以从不同的比较标准出发,通过计算得出多种解题策略。(1)工作总量的比较:8×16=128(吨) 140>128?摇 (2)工作量数的比较:140÷8=17(吨)余4(吨)?摇需18辆?摇18>16?摇 (3)工作效率的比较:140÷16=8、75(吨) 8、75>8 三种解题策略都得出结论:16辆这样的卡车一次不能全部运走钢铁。这样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考虑使学生敢于、乐于、善于参与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解题策略,并从中发现解题的最佳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结论开放性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可能的结论,摆脱答案永远唯一的僵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小红和小林同时从家到学校,小红每分钟行50米,小林每分钟行60米,经过15分钟两人同时到学校,小红和小林家相距多少米?这类练习,答案不唯一,解题时学生必须考虑小红和小林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有3种不同的结论。(1)两家在学校同侧且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则答案为(60-50)×15=150(米)?摇(2)两家在学校两侧且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60+50)×15=1650(米)?摇(3)两家与学校不在同一直线上,此种情况不能求出两家之间的距离。这类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4.综合型开放题。综合型开放题可以集本数学知识于其中,也可以集其他学科知识于其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了“认识物体”后,设计这样一道题:用我们桌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学生通过动手搭一搭,交出了一份份充满创造力的作业:火箭、轮船、汽车、机器人……当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认识后,我带领全班同学亲手制作一幅“七巧板”,而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拼摆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同学们经过琢磨、拼摆、构建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有的拼成形态各异的“猫”,有的拼成别具风格的“狗”,还有的拼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一份份作业将课堂知识与美术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数学美和创造美,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并且在玩中使自己得到了知识的巩固、深化与应用。通过这样开放性题的练习多了,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打开了,同学们通过认真的去思考,再通过全班各抒己建的交流得到的解题方法就更多了,确实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了学习的发现者、学习研究者、探索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开拓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欣.重视开放题训练发展学生思维[J].成功(教育版),200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7).

[4].杨志才.给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于灵芳,浅谈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5).

上一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