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化后进生的思考

时间:2022-04-30 06:57:16

关于转化后进生的思考

【摘要】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每个班里都有几名后进生。如果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放弃他们,任其发展下去,他们便更无心学习,扰乱课堂纪律不说,还将影响整个班风,这些学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除了班级学习成绩上不去,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整个班级的前途令人担忧。如何对待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后进生;原因;转化

首先来分析一下“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不高。有的家长热衷于、喝酒等;有的家长性格暴躁,缺乏必要的耐心;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见识狭窄,得不到子女的信任。

2.代沟的客观存在。随时代的进步,父母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和能力明显弱于子女,交流的时候,往往说不到一块,不欢而散。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生活,认为只要多给零花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了,其实子女最需要的是父母与他们在心灵上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3.父母的疏于管教。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外出务工,把子女交给爷爷或姥姥管理,隔代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溺爱;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纵容其不守“规矩”;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再婚,对子女关心不够,孩子享受的爱有残缺或很少。

可以说,父母的疏于管教是后进生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学校原因

1.落后之后,无人问津。虽然“素质教育”被提得很多,但升学率仍然是各校招生大战的重磅炸弹,它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各个学校极力追求的。因此,那些对升学率几乎不起作用的“后进生”就会被忽视。

学习遇到挫折,得不到理解关爱,只能得到挖苦训诫,慢慢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丧失,他们就会和班级的“主流”对立,一旦进入了恶性循环,他们就几乎没有学业成功的可能了。

2.爱好特长受到抑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如果教师只用分数来约束,强迫学生远离爱好抑制特长,他们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如果他们在学习领域又没有建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消极对抗,进而沦为“后进生”。抑制学生的特长绝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严格”的管理手段。为了提高升学率扩大社会影响,各个学校都在《中学生守则》之外制定出许多条条框框来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学生动辄得咎,不但影响自己的操行评价,还要影响班级的考评和班主任的津贴。

还有的学校大搞实验班、重点班、加强班、平行班,人为的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许多的学生因为进不了“好班”,心理失衡,自暴自弃,不求进步。

三、社会原因

1.社会阴暗面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腐败、道德沦丧等等社会的阴暗面对我们可爱的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让他们中的一些缺乏上进心,缺乏责任感,甚至竟然准备加入其中!与之相比,我们的教育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2.“读书无用论”的泛起。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为增加,有的家长就对孩子说“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在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家长舍不得在子女的教育上加大投入,老是催促孩子下学去“打工、挣钱”,学生也大多对前途感到迷茫,不愿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不良媒体的影响。不良书刊、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等宣扬的暴力、色情的内容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拖进罪恶的泥沼。很多的学生就是在这些不良媒体的影响下、控制下走向了“后进”、走向了毁灭。思之令人心痛!

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个带普遍性、难度很大的问题。但后进不意味着永远不前进,只是有一个进步的先后早晚问题。后进生在不少学校的许多老师中算是“麻烦生”。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在同学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没有自信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信任、正面引导

充分考虑每个“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

二、关心爱护、表扬激励

“后进生”在学习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后进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后进生”的帽子,要分清情况,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要求进步的热情;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三、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洗心革面”,踏实、努力,赢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因材施教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切实发展学生的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对“后进生”只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炼铁成钢的手段。而重树学生的自信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它将使学生能够耐得住刻苦学习的寂寞,耐得住老师的谆谆告诫。

四、多方配合,巩固成果

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密切配合,形成立体的育人环境,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到极致:家庭得实惠、学校得声誉、社会得人才。

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说法是“反复抓,抓反复”,的确如此,取得了成果而不注意巩固,就极有可能丢掉这个成果。我们把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和保持“后进生”的进步作为日常工作来做,就会赢得人们的支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深入人心,把我们的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瞧不起“后进生”,更不要放弃他们,相信后进生也一定能成材。

上一篇:掌握科学方法 轻松学习历史 下一篇:重教案轻课堂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