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后浇带在施工中的技术处理

时间:2022-04-30 12:55:18

温度后浇带在施工中的技术处理

摘要:为了避免因混凝土收缩、沉降不均匀等不利因素引起的开裂等质量问题,常采取设置伸缩缝、沉降缝等措施,在一些不便于设置伸缩缝、沉降缝的情况下,用设置后浇带

的方法来代替。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结构中采用后浇带的作法越来越多。

关键词:温度后浇带;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order to avoid the crack quality problems caused by concrete shrinkage, uneven subsidence such negative factors, we often take the measures of setting adjustable seam, settlement joints and other measures. In some conditions that not suitable for the measures, there offer be replaced by pouring bel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 pouring belt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building structure.

Keywords: the pouring belt of temperature rea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91.0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超长结构建筑物温度后浇带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资料表明,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引起同行业的不同专家关注,本文结合津兰国际商贸中心工程,针对温度后浇带所采用的技术处理写明如下,津兰国际商贸中心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分为A、B两座单体,每个单体长为204米宽125米,地下一层地上4层,每个单体长度方向上设置4条后浇带,宽度方向上设置2条后浇带,若按照传统施工工艺整个工程的工期根本得不到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也难以保证。下面就具体地说说

1、技术难题

(1)、后浇带的留置与节省工期的矛盾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基于普通砼的收缩特性,现浇砼框架结构每隔35~50m要设一条后浇带,后浇带施工将产生昂贵的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用;后浇带的清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清理不好,往往会成为渗漏的隐患,同时也会影响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后浇带一般需经过45~60天左右才能回填,而津兰国际商贸中心工程长度方向上设置2道,宽度方向上设置4道后浇带后浇带宽度均为2米,层层设置,按照传统施工工艺这就使工期大大延长。

为了节省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本工程采用抗裂剂配制补偿收缩砼,不设或少设温度后浇带,以膨胀加强带和后浇膨胀加强带来代替,连续浇筑或14天后就可以浇筑的方法以节省工期,并能更加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2)、混凝土裂缝与防水问题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对于地下工程来说,解决地下水的渗漏问题成为关键。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管理和维护诸方面。总的来说,防水技术分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建筑防水也就是外防水,是指附加在结构上的外防水层,比方说采用柔性卷材或防水涂料等,其不足之处是防水寿命有限,只有二十年左右,一旦材料老化便失去防水效果,而普通混凝土易收缩开裂且内部孔隙率大,显然对结构产生渗漏隐患;再者,对于结构复杂的工程,柔性卷材或防水涂料将面临施工困难,给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而结构防水是指钢筋砼结构的本体防水,结构自防水才是“治本”的防水技术,合理的结构自防水技术可做到永久防水。在防水面积较大的工程中由于收缩是水泥砼的特性,当砼的收缩量超过临界值时,会使结构产生裂缝,从而破坏结构的整体防水质量。对于混凝土本身来说,防水不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其本身的密实度;二是避免砼的收缩而产生裂缝。而采用补偿收缩砼则从根本上摆脱了普通砼易产生收缩的缺陷,杜绝结构出现的有害裂缝的可能,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防水功能,且防水寿命与结构设计年限等同,以达到本工程较高的抗裂抗渗要求。

2、施工后浇带与成本控制问题

由于本工程体量大,大量设置后浇带,使得后浇带施工和维护费用及影响工期及施工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无疑给施工增加了不少成本,采用普通混凝土出于抗裂抗渗的需要,必然要采取后浇带的形式来确保混凝土不裂,采用柔性防水来确保混凝土不渗;因此除柔性材料本身昂贵的费用之外,还有后浇带所带来的材料费用、降水费用以及等待后浇带回填时产生的管理费用和人工费用,综合施工成本大大增加,提前完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法以节省工期。

二、膨胀加强带和后浇膨胀加强带的说明

加强带是用来减免后浇带的一种技术措施,一般设置在砼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也就是平常留有后浇带的位置,因为该部位收缩应力集中,所以采用自应力大的混凝土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强化补偿。加强带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可分为膨胀加强带和后浇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是可以连续浇筑的,即可以与两侧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而后浇膨胀加强带是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是等两侧混凝土浇筑完后15天再进行浇筑的。因此,膨胀加强带方式对于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属于“抗”,而后浇膨胀加强带属于“放”。

膨胀加强带仅仅是针对底板混凝土而言,在侧墙、楼板上均采用的是后浇膨胀加强带,因为膨胀加强带与后浇膨胀加强带是贯通的,因此,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后浇膨胀加强带的间距。从理论计算以及多年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后浇膨胀加强带的间距不宜超过40米,因此底板膨胀加强带最大间距也不宜超过40米。

三、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的做法::

1、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砼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对于超过普通砼伸缩缝设置距离很多的超长连续无缝施工的砼,可设置多条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

2、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砼的设计强度应比相邻的非膨胀加强带砼的设计强度提高5MPa,从而提高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内砼的抗拉强度,防止砼在最易开裂的部位开裂;

(2)、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内砼抗裂剂掺量应比带外砼抗裂剂掺量提高一些,从而提高最易开裂部位砼的膨胀率,消除该部位砼的拉应力,避免砼开裂。

3、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的做法:

(1)、一般的砼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带宽2m,带的两侧布置Φ5mm密孔钢丝网,将带内砼与带外砼分隔开。钢丝网垂直布置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上,可用钢筋加固,以避免带外砼流入加强带内。

(2)、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内增设(10~15)%φ6~φ10的水平温度钢筋,并均匀布置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上。水平温度钢筋垂直于加强带长度方向进行分布,两端各伸出加强带2m,并固定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上。

增加水平钢筋 (双层) 带内砼强度提高一级掺抗裂剂 密孔钢丝网

2000mm 2000mm2000mm

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示意图

(3)、砼膨胀加强带及后浇膨胀加强带带内设计强度比带外设计强度提高5MPa,抗裂剂掺量提高到胶凝材料总量的12%。

膨胀加强带示意图

1―补偿收缩混凝土 2―密孔钢丝网

3―掺抗裂剂大膨胀量混凝土

后浇膨胀加强带示意图

1―补偿收缩混凝土 2―密孔钢丝网

3―钢板止水带 4―掺抗裂剂大膨胀量混凝土

(4)、膨胀加强带是可以连续浇筑的,即可以与两侧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而后浇膨胀加强带是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是等两侧混凝土浇筑完后14天再进行浇筑的。膨胀加强带仅仅是针对底板混凝土而言,在侧墙、楼板上均采用的是后浇膨胀加强带,因为膨胀加强带与后浇膨胀加强带是贯通的,因此,应着重考虑后浇膨胀加强带的间距。而根据我们的工程实践,底板、侧墙掺抗裂剂混凝土可分别连续浇筑120米和60米(理论计算结果是在各种条件很完美的情况下得出的,实际施工中间距应适当缩短)可不设施工缝而不裂,但超过120米或60米时,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结合施工班组的流水作业,施工物质准备及材料进场加工去安排,合理安排施工班组时间插入施工时间形成流水作业,施工时间插入节点是温度后浇带技术处理好坏的关键。

采用后浇带填空式浇筑方式结合流水作业做到连续施工,以便使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干缩及温度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再有后浇加强带及膨胀加强带的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裂缝进一步控制,施工质量得到了更一步的提高。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试述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园林植物对景观布局作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