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左右为难的宏观调控

时间:2022-04-29 11:04:54

2008:左右为难的宏观调控

2008年3月,总理在一次新闻会中说道,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的确,中国经济在今年遇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继通货膨胀之后,又面临着经济下滑的风险。本轮通胀,从本质上说,是长期被隐匿的高增长成本开始逐渐释放的结果,也是长期被压抑着的要素、资源、环境等价格从最底线开始反弹的结果。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0.4%,其中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呈现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的逐季下降趋势。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更是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积累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周期的正常调整”。

当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实际增速都已开始减缓。上半年出口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口增速下降到17.6%,同比下跌了近10个百分点,而进口却增长30.6%,加快了12.4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6%,;实际投资增速已显著下滑,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看,实际投资增速只有14.3%,为四年来的最低值; 消费方面,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并不明显,另外,支撑消费动力增长的居民收入增速仍低于GDP的增速。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专家都意识到,经济下滑的风险离中国不遥远了。

与此同时,年初,政府下调出口退税率,进行汇率改革,颁布新劳动法保障企业职工的权益,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央行不断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所有一切都在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努力。然而,这一系列合理而必要的措施,加上日益衰退的外需和难以转嫁的高额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却深深超过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据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聘,纺织全行业亏损,长三角、珠三角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境。当然这也离不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瓶颈的制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是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来推动就业、提高产值。但由于贸易结构中技术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稀缺,存在着对外国经济的高依赖度,因而当地中小企业更易被本轮次贷危机和宏观调控冲击。

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的接纳主体,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今年的就业目标将难以实现,甚至可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威胁。

中小企业的尴尬处境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这个经济前景不甚明朗,但却又关乎13亿人福祉的关键阶段,中央政治局常委赶赴各省市调研,之后,市场便发现,既定的宏观调控执行政策力度减弱。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的一份关于政府将出资2000-4000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的报告更是让市场感到振奋。尽管没有官员确认这一消息,但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政策的松动。

管理层就宏观调控政策做出的针对性微调,包括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稳汇率);适度放松信贷控制:人民银行宣布8、9、10三个月信贷控制规模放宽10%,其中放宽的部分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贷和灾后重建;调高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等。各地也出台了一些举措为中小企业减压:北京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7月10日启动,计划年内投入3亿元基金,以解决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浙江省政府7月13日正式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首次以文件制度的方式承认民间贷款机构的合法地位,等等。为避免中小企业“寒流”可能带来的国民经济的“寒冬”,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实际已经放松甚至放弃了部分先期目标。

当前的政策微调的重点,更多地落在了微观主体之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政府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经济增长,但是仍没有提出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亦即,目前并未将重点从抑制通胀完全转移至刺激增长,而是采取了“一保一控”双管齐下的手段。历史上曾出现过类似状况:1996年前后,宏观部门多次提出,单纯放松银根总量控制无法解决企业困难,重点在于结构调整,根本途径则在于通过改革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经历了几年的艰难旅程后,我国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值得借鉴的,也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政府对于刺激经济增长的审慎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大方向上几乎没有变化。有研究人员指出,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点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可以避免在更高的通胀压力下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代价。宏观政策紧缩必然会带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效益的大幅滑坡乃至淘汰,而这却是推动企业优化经营方式、促进技术进步、转向高端价值链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经道路,也是从本质上推进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但是,当前的两难局面是,如果在紧缩货币政策下,旧有经济增长滑落过快,而结构改善促进的新经济增长力量还未成熟,粗放型产业式微而新型产业尚未完全建立,出现了产业断档,就可能导致经济加速下滑,最后导致结构改善本身没有空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并吸收了大量人口就业的情况下,如果因为产业升级而淘汰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极大冲击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严重影响就业形势。经济学家蔡指出,在中国的环境下,即使保住了经济增长,也未必能保住就业。况且,中小企业要在短时期内改变传统的高能耗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并非易事。早在上世纪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口号便已被提出,然而至今收效甚微。这主要归因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宏观上,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决定国际分工。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优势产业。从微观看,在外国,由于劳动力资源限制,资本回报率下降推进了技术进步。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过于丰富,使得资本回报率难以下降,这样,技术进步的动力缺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不过,在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之时,确是要抓住机会升级技术、调整经济结构了,尽管伴随着阵痛。

要促进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速度,必须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旧式增长模式,支持新的增长模式的成长。然而,在当今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就业形势不稳的状况下,转变增长模式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步走错,就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或许出于这个因素,中央也在两种发展模式之间难以抉择。

正如总理3月份指出的,今年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同时解决好大约一千万的就业人口问题,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通胀一定要治,旧式增长方式也亟待提升,懂得舍得也许就并不为难。

“但是,当前的两难局面是,如果在紧缩货币政策下,旧有经济增长滑落过快,而结构改善促进的新经济增长力量还未成熟,粗放型产业式微而新型产业尚未完全建立,出现了产业断档,就可能导致经济加速下滑,最后导致结构改善本身没有空间。”

上一篇:代价沉重的“竞次发展模式” 下一篇:月度资讯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