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敏感点

时间:2022-04-29 09:18:27

城市化敏感点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镇人口剧增,使得海量垃圾及其处置成为政府无法回避的难题

因垃圾处理问题引起的社会争议正在加剧。

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停建风波近3个月后,反垃圾焚烧抗议却时有发生。出于对环境污染和健康担忧,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先后发生了多起。在上访、静坐、游行、示威、堵路等传统抗议方式收效不大时,一部分居民甚至发起对政府主管官员的人肉搜索、开设网络论坛。他们希望反对兴建垃圾焚烧设施、抗议垃圾处理场污染、投诉随意倾倒垃圾等。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镇人口剧增,使得海量垃圾及其处置成为政府无法回避的难题。”一位环境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影响到政府公信力、执政能力,以及社会稳定,不能作为单纯的环境问题来考虑,应警惕垃圾处理问题形成社会“敏感点”,引发社会群体冲突。

垃圾维权

2009年以来,广东多个地区居民以环境污染和健康侵害为由,发起群体性抗议活动。因垃圾场选址和处理方式等问题,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争议不断升级蔓延。

2009年9月,广州白云区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启动,引起周边群众不满,有的村民甚至进厂推倒机器,阻挠施工。2010年1月以来,李坑发电厂附近居民已多次集体上访静坐抗议。1月19日开始,上千村民连续两天在发电厂附近静坐抗议,要求停建该项目,广州警方出动数百名警察维持秩序。6天后,村民又集体前往广东省政府上访。

不仅在广东,北京等城市也发生过源于垃圾的。如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填埋场附近上千居民在小区门口马路上聚集抗议事件;海淀区六里屯居民抗议建设垃圾焚烧场事件;海淀区奥北地区居民抗议昌平区建设阿苏卫垃圾焚烧场事件。

在南京,2006年以来,江北市民多次聚集反对天井洼垃圾填埋场附近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先后采取打电话、写举报信、上网发帖等方式向地方和中央相关部门投诉。在环保部评审这个项目时,居民甚至冲砸了评审会场。

据北京市政府办统计,2009年,北京市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垃圾污染、臭味、市容环卫、垃圾场规划设计等问题的电子邮件1158件,同比上升57%;信件来访26件,其中6件是联名信,涉及2万余人次。

“关于垃圾问题的投诉,近年来就一直没间断过。”一位环境治理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随着垃圾处理设施的增加,投诉量也逐渐增大,主要集中在臭味上,这是因为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如果不处理好,今后这类冲突会呈上升趋势。

“敏感点”

“在新建垃圾焚烧场、规划垃圾处理场新址等领域和环节,出现‘一点就着’的苗头。”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指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正在演变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敏点”或“压点”,一碰这个“敏点”,公众马上反应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在时下由垃圾处理所引发的社会冲突中,“现代文明”元素正被大量加入,例如发起对政府主管官员的“人肉搜索”,甚至同时组织“志愿者小组”,引进NGO组织及权威专家。

北京市市政管委高级工程师王维平,因为主张建设垃圾焚烧场而被反对焚烧的居民发动“人肉搜索”。王维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垃圾场的建设尽管通过了环评,但有些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群众抵触。政府如果强行上马就容易引发冲突,这个矛盾已经多次表现出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专家建议,垃圾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点”,垃圾场的建设,应当从合法性、合理性,对自然环境、社会稳定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防止政府的公共服务变成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上一篇:寻访地下垃圾厂 下一篇:北京垃圾“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