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利益关系视阈下农村伦理文化的构建

时间:2022-04-29 05:12:32

新农村利益关系视阈下农村伦理文化的构建

摘要:任何一种利益关系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养育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价值奠定了经济主体基本的行为方式,我国既有伦理文化,难以为农村利益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制度材料。在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农村利益关系时,必须进行基础性、全面性的伦理文化的建设工作。既要推进传统伦理文化的开拓创新,又要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法治化,并在新农村集体主义的建构中实现农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双向存在。

关键词:新农村利益关系;农村伦理文化;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90-03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关系都决定于这种利益关系。我国农村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利益关系必将为一种新的即由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新农村利益关系所取代。我国建立新农村利益关系特别困难,既有经济性、体制性的原因,也有在伦理文化资源完全缺失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经济的原因。

“传统社会的行为规范系统与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系统的根本区别是,传统社会的规范建立在对道德动机的激励与约束的基础上,而现代社会的规范建立在对利益动机的激励与约束的基础上”。[2](P316)

一、我国既有伦理文化与新农村利益

关系建构所需的伦理观念的冲突

(一)群体本位的利益认识与农民自主意识的冲突

中国传统社会受“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的影响,个体融于群体之中,个体利益只有通过依附于群体利益,才获得存在的理由。群体本位的利益观念植根于几千年的宗法社会,由血缘关系衍生出来的宗法关系强调群体规范、抑制个体意识,以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调节利益关系。

(二)平均主义的价值认识与公正、公平观念的冲突

农村广泛存在着平均主义思想,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典型的社会价值之一。传统意识形态所宣扬的平均思想,使人们对“均衡”、“平均”有特殊感情,而对差异难以容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又把“人人均等”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公平意指公正、合理,公平的实质是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报酬与贡献的确认或认可。公平与排斥区别和差异的平均思想有着根本不同。 平均思想、“重义轻利”从正面效果来说,可以使人心境感受“公平”以及发扬扶贫济困的美德,但不利于农村利益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三)家庭和家族观念与平等合作精神的冲突

亲缘关系是农村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农民重视亲缘关系的伦理取向浸透于利益关系中,农民之间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确定,主要不是通过法律或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的,相互的信任也不是通过法律来保证,而是通过习惯或传统加以确定和保证的。在历史上,我国农村一直缺乏组织和合作传统,这种文化类型对于农村利益关系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限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传统文化在农村人际关系方面的多疑、自利、算计等特征日益突出,曹锦清在河南农村调查发现,农民缺乏合作的习惯,合伙、股份制企业的共同结局是闹翻、散伙,[3](P191)这种心理现象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冲突,使农村社会合作、互利的行为往往很难维持,不仅不能应付市场竞争的高风险,而且不利于农村利益关系的建构。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利益意识的冲击

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极大活力,加速了农村的利益分化,使传统农村利益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在传统体制下长期被压抑的利益动机开始被释放出来,农村伦理文化环境作为建立新农村利益关系必需的公共资源,已经在长期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中被破坏。另一方面,新农村利益关系所需要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未最终建立起来,不少农民出现精神和理想危机,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利益关系的合理原则,并以投机的态度对待市场交易,不尊重契约。具体而言,我国农村现有伦理文化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在农村市场关系中,奉行投机性的、利己主义的行为准则,许多农民错误理解经济自由,否认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实际上以不受约束的、极端的利己主义伦理道德为行为准则;(2)在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奉行机械的、硬性的规范和准则,并经常使用惩罚性的措施;(3)在农村文化宣传上,仍将传统的、理想性的集体主义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矫正农村市场行为的伦理准则的基础,以外在于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观念匡正市场经济中的不规范行为,而不问这种道德理想有无实现的可能。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伦理文化的建构

(一)传统伦理文化的开拓创新

在新农村利益关系的建构中,在对待农村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理念上,不以挽救道德理想主义为取向,也不为求新而求新;这种开拓创新是以农村市场经济为现实动力,以确认农民权利的追求为模式,以传统道德与农村社会各要素的健康互动为社会根基。并将农村传统伦理文化的原结构要素置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下,创制农村现代伦理。具体而言:

1.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核心的“仁义”观培养农村“道德的经济人”

这也就是在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的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满足个人利益的农民提供思想资源。“仁义”观是传统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正的原初动力。如果农村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正的目标之途中,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弘扬传统“仁义”观,大力提倡以义取利、义利并重,那么建立农村利益关系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

2.以“崇尚信义,重视诚信”的农村传统伦理培育农民市场契约精神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传统伦理倡导“言必行,信必果”,“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3.提倡“和为贵”思想,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

和谐社会是在促进利益和谐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包含了人与人的团结协作及和谐关系,这是处理农村利益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和为贵”理念可以使农村利益由对话、沟通、协调代替对抗、误解、冲突,在农村社会各阶层间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是农村利益关系建构和建设和谐农村的共同要求。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利益主体的资格需要法律来确立,农村利益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规范来界定,农村利益分配的规则需要法律来构筑,农村利益的公平需要法律来保障,农村利益主体的财产权益需要法律来维护,农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经济纠纷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法律裁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法律来建构。所以,农村法治化是农村利益关系建构的基本取向。

1.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民法律意识的支持,要建构合理的农村利益关系是不切实际的。“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4](P197)农民在日常法治生活中的观念变化,说明我们正逐步形成向契约化农村转化所必需建立法治秩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普遍的个人权利观念。目前,农村民主法制总体水平还很低,农民参与民主法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农村在向契约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关注广大农村的法治现状,应切实做好广大农村的普法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普法教育要与农民的利益联系,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信任法律、依赖法律。

2.建立系统的农村法律体系

目前农村在处理利益问题时普遍面临“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等现象,在乡村治理中“人治胜于法治”。一方面涉农法律法规数量庞杂且相互之间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在一些日益突出的农村利益问题上又缺乏相应的法律进行调节,已有法律法规又缺乏操作性。因而,需要对当前农村的所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编纂,废除“违宪”或与上位法相抵触的“部门和地方利益法”,取消过时的法律,协调有冲突的法律,填补有空白的法律,形成一整套有机协调、科学规范的农村法律体系。

3.深化农民对现实法律实践的实际体验

农民对法律的信赖着眼于法律本身是否能够反映和实现农民的利益要求,着眼于国家、政府执行和遵守法律的情况。要给农民以现实法律生活的实际体验,要使他们感知具体的法律。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的行为示范和行为感召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成为信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模范。此外,建立农村司法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在平衡农村利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新农村集体主义的建构

农村利益关系的建构需要集体主义精神,这种集体主义要为非集体化后的农民谋求自身利益提供精神动力,把蕴藏在农村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起来,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实现农村集体与农民利益的双向制衡与发展,以建构适应新农村利益关系的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

1.从“真实的集体”出发理解新农村集体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在“真实的集体”中,个人利益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P51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世界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6](P165)“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P84)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5](P275)而这种由个人造成的“共同利益”是人们实现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是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所在。因此,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新农村集体主义思想赖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2.实现农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双向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功能把农民物化为“经济人”,在既定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单个“经济人”的活动总是通过市场中介而联为一体的。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自发地内涵了农村集体利益与农民个人利益相统一的一般道德原则。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共同富裕的制度架构,内在地决定了农民在经济交往中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架设了农民个人与农村集体相统一的实现桥梁。坚持把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充分肯定农民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并在最大程度上把农民个人利益与农村集体利益相统一,这是农村新型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

3.农村集体主义的目标——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农村集体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待城乡不同利益、不同层次的利益和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时,要平等对待、公正协调农民利益,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农民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必然是农村利益关系的核心,农村集体利益的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农村利益关系的最根本原则,提倡自觉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服从集体,这也是农村利益关系建构的应有内容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田有成. 乡土社会性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J]. 思想战线,2003.

[2]张晓明. 伟大的共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曹锦清. 黄河边的中国[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严存生. 略论法制观念的现代化[C].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上一篇: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下一篇:语篇理解中的信息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