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时间:2022-04-29 06:56:56

在中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

【摘 要】信息技术为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诱导学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实施策略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灵活,将教学活动变得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迸发。

二、运用信息技术质疑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们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而创新意识是在质疑的情况下产生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创新。所以,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题开始,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演示,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产生“疑”,并促使其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形象演示,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灵感,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进入课堂的学习情景中,自然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四、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过程,鼓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中直观的声像结合、超越时空界限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愿望。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五中学)

上一篇:浅谈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以变促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