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4-29 06:27:34

广东省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采用能源排放系数法计算了广东省2000-2010年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Pearson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广东省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2)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广东省碳排放的主导影响因素,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对碳排放的增加具有正效应;3)研究期间,科技因素在对碳排放的增长有一定的负效应,但尚未发挥重大作用;植物的碳汇作用对碳排放的负效益不明显。

关键词:碳排放;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广东省

碳排放是资源环境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李国志等通过STIRPAT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了对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1];潘雄峰等通过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2];闫云凤等从出口的角度分析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3];李志强等使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了山西省碳排放的成因[4-6]。

广东省是我国碳排放大省,目前对该区域碳排放的定量研究少见报道,本文采用能源系数法计算了广东省2000-2010碳排放,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碳排放影响因素。

1 广东省碳排放的测算

本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碳排放量:

CT=∑Ei·εi (1)

其中Ei是指i种能源的消费数量,εi 是相应能源种类的碳排放系数,能源碳排放系数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影响很大,本文采用DOE/EI、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机构的平均值煤炭碳排放系数0.7329、石油碳排放系数0.7329、天然气碳排放系数0.4226。各种能源的数量乘以相应的碳排系数,进而相加的和是碳排放的数量。能源的种类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为了方便计量,本文采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给出能源之间换算方法。

按照公式1和相关系数,计算了2000-2010年广东省的碳排放量和年增长率分别7810.48、8482.27和8.60%、9193.85和8.39%、10369.67和12.79%、11757.69和13.39%、13736.09和16.83%、15278.37和11.23%、16938.23和10.86%、17834.52和5.29%、19057.30 和6.86%、21021.84和10.31%。

由上可知:①2000-2010年间,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呈明显地上升趋势,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不断加大对能源的需求,由于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的碳排放量很大,未来对新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②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虽然有科技的进步也使得能源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全省碳排放量依然如同能源消耗量年年攀升。相比2000年碳排放量,01年增加了9%,05年增加了96%,10年增加169%。③在绝对值的增长上,碳排放显得更加突出,01和02的增长量在1000万吨以内,但是从03年开始以1000万吨以上甚至2000万吨的数量在增长,08年和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发展放缓,相较前几年碳排放增长率稍有回落,到10年又开始出现2位数的增长。

2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证实研究

2.1 碳排放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各个方面由显入微的,本文参考李国志[1]、陈彦玲[9]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碳排放和理解,根据研究区特点,选择世界GDP、广东省GDP、总人口、产业结构系数、能源结构系数、植被覆盖率、农作物面积、科技系数等8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其中能源消费结构系数,用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系数用公式2计算

S=∑(■,■,■) (2)

式中,Y1,Y2,Y3分别代表一、二、三产业产值。

根据分析结果,把碳排放影响因素做以下分类:①高度相关影响因素。可决系数R2≥0.85、Pearson相关系数≥0.9且都能通过F检验和T检验(即他们的sig具备高度统计学意义)。这些因素包括:世界GDP、省GDP、总人口、和产业结构系数。这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系数变化,是导致广东省碳排放的主导因素,也是碳减排对策要着力考虑的因素。②中度相关影响因素。可决系数0.85>R2≥0.5、0.9>Pearson相关系数≥0.6且F检验和T检验的sig具备统计学意义。这些因素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能源消费系数。这表明,农业也是广东省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能源消费系数,因为是用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代替,广东省能源消费中石油、天然气也是碳基能源,同样会产生碳排放,所以该因素对碳排放的正效益表征意义不十分显著。③轻度相关影响因素。其他的可决系数小于0.5或者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6,又或者sig不具统计意义,如科技系数和植被覆盖率。这表明,研究期间,科技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尚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来实现碳减排。因为广东省碳排放总量比较大,植被对碳排放的吸收作用对减排贡献不大。

3 结论

1)2000-2010年间,广东省碳排放量从7810.48万吨,增加到21021.84万吨,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

2)相关分析表明,世界GDP、广东省GDP、总人口、产业结构系数对广东省碳排放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是主要因素。反映了广东省外向经济的特点,说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广东省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能源消费结构对广东省碳排放具有正效益,但相关系数比较小而且不能通过检验,这可能是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因,电力一直是广东省能源的主力,2000年就达到45.4%以上,煤和石油一共占到35%。

3)植被覆盖率、农作物面积、科技系数对碳排放具有负效益,但是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综上,广东省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水平在提高能源效率上的作用和潜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同时合理控制人口,优化产业机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22-27.

[2] 潘雄峰,舒涛,徐大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101~105.

[3] 闫云凤,杨来科. 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48~52.

[4] 李志强,王宝山.基于因素分解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12):99~101.

[5]余洋. 基于碳减排的广东省土地利用调控对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

[6]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l7(2):12~14.

作者简介:胡辉,女,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规划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提高武警部队应急行动通信保障能力研究 下一篇:关于林业生产规划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