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搭建在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8 04:40:51

框架搭建在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摘要】 地理知识的复习是基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已经有很好的认识和经过系统的学习,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框架搭建在地理复习中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 框架搭建 有效 概括性强 地理原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96-01

一、框架搭建的含义

框架搭建就是在地理学习中将主要的知识点通过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让学生对主干知识一目了然,再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把握发散到每一个细化的知识点。

二、框架搭建的基本要求

1. 框架搭建必须掌握好基本知识点。我们在地理复习课中目的是通过框架的搭建将主干的地理信息展示出来,那就要求我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本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想搭建起很好的框架,概括主干的知识点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2. 框架搭建必须做到概括性强。我们在复习课中经常要求利用好有限的地理时间,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在进行框架搭建的时候就必须要求框架的概括性强。从我们所搭建的框架中要能够把握主要的知识点,并且要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 框架的搭建要求建立在地理原理的基础之上。无论我们如何搭建地理知识点框架都要求我们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也只有我们掌握好基本的地理原理才能让我们的框架具备应有的复习作用。

三、框架搭建的几处应用

框架搭建基本贯穿在整个地理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点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因为地理知识是有很联系性的,地理教材的编排也是很科学的,我们可以有其中的逻辑很好的把整个知识点搭建起合理的框架。现就将一些常见的知识要点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

1. 经线、经度与纬线、纬度

这一框架的搭建是以表格的形式展开,将经纬线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了知识点的对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填写基本的知识点,还可以复结经纬线的判别方法。

2.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框架构建。

这一框架结构的搭建很好地展示了河流的两大特征:一是水文特征;二是水系特征。将水文特征的具体要素和水系特征的具体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框架的搭建有助于学生掌握影响河流的基本因素,使原本复杂难记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

3.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农业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然在复习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中要明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自然区位因素所构成的影响以及影响哪些自然区位因素。

在现在的高考中队产业活动区位因素的考察越来越频繁,这一表格充分展示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从这一框架中,学生不难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将成为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最主要因素。

总之,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我们的地理复习量是很大的,需要罗列的知识点是很多的,如何做到不让知识点有遗漏,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框架搭建的模式先搭建主干知识点,在框架的基础上补充细化的知识点。这样主干的知识和细化的知识点相结合就一定能优化我们的复习课堂,强化我们的复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地理教育学》袁书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自然地理学》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探讨 下一篇:英语教学的“三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