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与航运发展述评

时间:2022-04-28 08:02:59

航海文化与航运发展述评

1.以航海文化教育提升航运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航运产业的复兴同样离不开人文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样过硬的航运人才。当前的普遍现状是海事院校和航运企业过多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航海文化的教育重视不够。优秀的航运人才,应拥有丰厚的航海文化底蕴。航运人员长期生活在信息闭塞、缺少陆地支持和家庭亲情的环境中,心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这是关乎航运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应从学校教育开始,帮助航运人员从航海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形成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观。航运院校应首先在校园建设中烘托出一种航海文化氛围,如建设具有航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建筑物,陈列船用设备和船只模型,在教学楼、寝室楼内张贴航海名人名言,在校园内建造航海名人雕像。进行有计划的航海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将航海文化设置在正式的课程体系中,另一方面应通过许多途径举办航海文化活动,如举办航海艺术节、航模制作比赛、航海文化论坛和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航海文化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还应定期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船长、轮机长举办航海人文讲座,用其丰富的实践经历调动学生的热情。这样多方面地抓好航海文化教育,才能为航运产业提供扎实、合格的人才基础,航运业的发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2.以重塑航运企业文化来摆脱行业困境

鉴于航运企业文化在行为层和精神层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为改善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受国际航运市场普遍低迷的消极影响,航运企业可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变革寻求突破口。以文化促绩效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通过文化革新从组织内部寻求绩效推动力。首先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依据当前战略和行业背景提炼核心价值观,将“同舟共济、勇于攻坚、战胜危机”的精神融入价值观,并争得广泛认同。其次,提炼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写入组织手册、张贴标示标语、设计于公司网站等方式,将企业精神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在企业精神的指导下建立科学严谨的企业规范,辅之以硬性约束来保障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培养先进典型,选取代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如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为主题开展文化晚会;还应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2)以文化打造品牌、塑造形象,进而更好地开拓市场。航运业低迷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与运力过剩之间的矛盾,因此市场开拓是缓解困难的直接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表现出积极的精神风貌,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本身就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方式,增强企业在航运界的名誉,必然会促进企业市场营销和市场开拓的顺利进行。

3.以深度挖掘航海文化资源促进航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航海文化资源内容丰富,资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航海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开发形式是供参观的航海遗迹、航海博物馆、航海家纪念馆等,还有一些以航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内容显然过于单一,制约了航海文化资源价值的发挥。航海事业不应仅局限于海运业,我国深厚的航海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支撑航海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在航海文化旅游、航海文化产品研发与推广方面还有很多的创新空间和潜在的增长点。

4.让航海文化成为航运系统内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纽带

航海事业的兴衰成败不仅取决于航运企业的绩效和海上船员的行为,航运系统中每个主体对航运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航运主体包括航运业政府组织、航运企业、海事大学、航海研究机构4个部分。当前产业的普遍现状就是政、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和协同不够充分,甚至相互脱节,利用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无形约束可以促进主体间的沟通和协作。首先,有关政府部门在深入调查航运业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微观主体共同诉求的文化政策及贯彻落实的措施。航运企业直接决定产业发展,应以企业为中心,根据政策环境和发展战略重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主动与航运院校建立联系,将企业文化融入对口高校的文化建设中,可在高校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及其他文化宣传活动,如设计与航运企业文化相关的标志性景观、张贴彰显企业奋斗历史的标语和图片等;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切身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甚至可在对口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设置航运企业文化的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奋斗史和文化发展史。总之,以航运企业为中心,引领航运院校的文化建设,使航运人才在校园内就开始企业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航运业的产学互动和协同创新。航海科研机构应以行业政策为导向,以相互合作的航运企业为中心,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对科研工作者进行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航海文化教育,使工作人员认同合作企业的文化,不仅在科研项目上紧随企业发展,在内在价值观上也与企业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员工保持较高的科研创新积极性,企业与科研机构拥有共同的努力方向能够保证航海科研的市场导向及成果转化的高效率。以航海文化的精神力量作为维系航运产业各主体的纽带,有助于提高航运业内协同创新的效率,促使各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瞿群臻 李立鑫

上一篇:古砖石装饰艺术本土化释解 下一篇:戏曲人物剪纸与地方戏曲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