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8 04:10:50

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实现国家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管理工作应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必须加强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实,加强在各项公共体育活动中安全保障工作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和体育各项活动的改革,由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场馆)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高校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为此,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如何解决高校体育课中大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也是各级高校不可避免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课题组专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参加2006年河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66所高校和北京市部分高校。

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问座谈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类型。学校体育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在学校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故;非授课时间(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身体活动时受伤的事故;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学生身体伤害事故;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

2.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第一,主观原因。包括课前准备仓促。体育课前因准备时间仓促,教师临时指派几名学生去搬体育器材,教师对器材没有进行细致检查,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组织管理不严。课堂上教学目标不明确,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长,有的学生荡秋千、爬云梯、转太空球等,教师没有严加管理,或没有及时制止。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做投掷、体操等分组练习时,教师组织不当,没有充分调动体育骨干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本院每年新生有3500人左右,学生中有少数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病、低血糖等疾病,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了解或虽然知道但没有区别对待,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是上好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每次上课或剧烈运动前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有的教师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上课时总是敷衍了事的做一下,关节没有活动好,特别是对运动中肌肉承受负荷较大和易伤的关节、部位没有活动开,从而导致受伤的发生。

第二,客观原因。气候环境变化。我省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也是事故容易产生的原因,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发生安全事故。如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冬天气温过低易导致冻伤并使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有时教学时再遇到刮风、下雪等恶劣天气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受伤。场地、器材存在隐患。教师课前对场地安排不够合理,造成多班人拥在同一场地上课的混乱现象;或跑道和活动场地坑坑洼洼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的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

三、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防范

1.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安全机制。一是成立以学校校长挂帅的学校体育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真正做到常抓不懈,层层负责,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有效的安全机制。二是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安全的法规、办法、理论的学习,结合学校、年级或班级等所进行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理论课或班级的主题班会等形式指导并提示学生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的事项、解决的办法等。三是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提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有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把增进学生身体健康,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只有时时、处处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2.提高体育课活动中的规范要求。一是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有责任在课前做好安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体育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器材。二是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能力,应系统的研究教材,了解教学任务,以便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任务。三是必须做好准备活动。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要有针对性的专项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不宜太大,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四是课堂教学组织要严谨。教学中教师要周密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分组教学时,要充分调动体育骨干的作用,落实安全措施。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的教学规律,安排合理的练习项目,使同学们在和谐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练习,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要懂一些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如果在教学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要有一定的应急措施。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强法制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推出以校园安全文化为中心的创建活动,在《纲要》指导下,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尤其要通过教委组织一套适宜学生的安全文化知识读本,并依此开展正确而深入的课外自护演练轮训。

2.改善教学训练设施条件。要力争有关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场馆改造与扩建,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确保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3.政府和高校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公共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加强责任管理,惩处各种掩盖、虚报、瞒报现象,全面提高高校和政府对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能力。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上一篇:劳动权保护及其立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山东高校R&D活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