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

时间:2022-04-28 12:04:52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

【摘 要】会计作为国际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职校生成为会计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师资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教学;现状;问题;探索

中职会计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视当前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现状

1.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低下

众所周知,在高考持续扩招后,中职教育跌入低谷,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招生已经没有条件对生源进行筛选。通常成绩优秀的学生进重点高中,成绩中上等的进普通高中,剩下的基础差的学生才会万般无奈选择进中等职业学校,这类学生普遍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相对较弱,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2.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偏小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初中毕业生,年纪小,缺少社会生活经验,对于经济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入校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方面,当前社会技能型人才短缺,用人单位人才消费渐趋理性,不再仅盯文凭,进而强调人才的实用性,非常看重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从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历年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看,中职会计类毕业生首次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会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听课效率极其低下,学生脑海中呈现的是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理论,就算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这就造成学生在就业中的困难和上岗后的迷茫。

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中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这致使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胜任工作。

2.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是会计实践性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能力、效果可想而知。

3.师资水平跟不上

会计专业投入小、见效快,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会计专业,通过年招生规模、教师总人数、会计专业教师人数来看,整体发展不均衡,专业师资配置不合理。会计专业教师知识体系结构陈旧,更新速度慢,自身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导致无法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专业知识,降低了教育质量。目前,中职学校中既有理论又懂操作的“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比较短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从大学校门出来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会计教师,理论和实践课一肩挑,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难免空洞枯燥。

三、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会计教育主要培养初级会计员、审计员、统计员、出纳、收银员、仓管员等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所以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现代企业中出现的新岗位和原有岗位的数量、质量及规格要求,以会计专业发展和从业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时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的能力。

首先,从教学计划改革入手,从课程体系、结构上改革基础课、专业课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手工和电脑做账能力。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即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在保证专业课所需的条件下,尽量压缩基础课时,专业课向“精”、“活”方向发展,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在会计教学上,有些理论知识内容偏深偏难,不利于中专生的吸收消化,因此,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把教材内容根据社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重新组合,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相关不密切的内容,增添会计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首先,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与动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出会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出会计从业人员要考取哪些证,从会计证到会计员、助理会计、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及总会计师、会计总监、注册会计师等,相当于为学生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与动力。

其次,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专业的理想。要让学生了解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了解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状况、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

再次,要先易后难,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职校生大多数意志薄弱,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会计学科是比较抽象的,会计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比较难理解,因此同学们难免会出现畏难心理。应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按认识规律,把教材的顺序做部分改动。比如开始就介绍经济业务发生之后,会计人员如何记帐,然后逐步引入一些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如会计科目、会计帐户等,最后引出会计恒等式。再把比较抽象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基本假设等挪到后面,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反馈确实入门比较轻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不能搞满堂灌,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其精髓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由单向灌输式改变为双向引导式或双向交流式。又如讨论式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或者围绕课堂上涉及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充分参与,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讨论的又是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的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应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用会计教学软件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过程演示出来,与教师的讲授相配合,使抽象的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因此,要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比如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将没有会计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送到相关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可以组织、要求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最前沿的发展变化,并将其充实到会计实践教学中。

5.高度重视实训教学

中职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是最重要的,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习实训教学,在开设理论课的基础上,必须同时要求进行实训。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会计实习实训室,实习实训室应购置好全真规范的凭证、账簿,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如:收据、发票等。再次,应该为实训室配备专门的实训人员,同时,为了保证会计实训的正常进行和实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该有相应的会计实训经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合格会计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多元化改革,会计教学中势必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亚琴.高职会计教育改革之我见[J].职教论坛,2008.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3]梁伟玲.浅谈中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2007(30).

[4]王光远,陈汉文.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J].会计研究,2009,09.

作者简介:

徐波(1979-),男,现供职于四川省水产学校,研究方向:中职会计教学。

艾松(1980-),男,现供职于四川省水产学校,研究方向:中职经济类专业教学。

上一篇:论团学活动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下一篇:建立职工诚信档案重塑行业形像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