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时间:2022-04-27 11:14:2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98-01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形成了被动、单一、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倡导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动手实践、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他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则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此变得“乐学”“善学”“会学”。

根据上述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创设情境一是要有新意,趣味性强。比如,在教学“认识1-5”时,我首先创设情境问:“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好不好玩?那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逛一逛,好吗?”当大屏幕展示动物情境图时,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兴趣很高。这时因势利导,“你能把看到的动物数一数,有几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好;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我在教第十一册“利息”时,课前我让学生到信用社、银行去调查银行利率。当学生学习了利息计算方法后,我创设情境:妈妈本月结余2000元钱,决定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两年。现在有两种理财方案,一种是存一年将本息再存入银行一年,另种是直接存入银行两年。请帮你的妈妈算算,哪一种理财方案比较好?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达到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

二、变“直接灌输”为“主动探究”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变教师的“直接灌输”为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时,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首先让学生每人在硬纸板上画直径为6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圆,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有的用“绕绳法”,有的用“滚动法”,分别量出圆的周长,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起手发言,他们发现了圆的周长正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时再来介绍圆周率及研究史实,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的乐趣,这样教学,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去发现,去体验,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变“班级群体”为“小组合作”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群体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小组,“小组合作”提高了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概率。小组成员之间具有学习上的互补性,因此变传统的“班级群体”为“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差异的互补,同时,增强了学习小组的凝聚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性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复习,接着提出问题: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并展开热烈有序的讨论。首先,组内讨论时分工要明确,设讨论组长、操作员、记录员。其次,组长负责,各抒己见,让每位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再次,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并加以调控。在各学习小组逐一充分讨论后,由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讨论的意见或结果,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继续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其中一小组发言:零要除外。因为除数是零没有意义,分母是零,分数也没有意义。再由学生验证后,揭示出了完整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小组合作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互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平时的教学,教师可不失时机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多开展组与组之间比赛等,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愉悦”的新型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小培养学生的互相协作精神,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发展。

上一篇: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下一篇: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