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追名逐利”

时间:2022-04-27 10:49:57

鼓励学生“追名逐利”

摘 要:名,是精神的,声名远扬;利,是物质的,得到好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追逐正当的名利,给他们适当的赏识激励、物质激励,两者结合,形式多样,他们会不断涌现学习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动力。

关键词:学生;物质;精神;奖励

何为名利?名,是精神的,声名远扬;利,是物质的,得到好处。提到名利,人们总是荣于“淡泊名利”,耻于“追名逐利”。其实,追逐名利是人之本性。鲁迅在谈到人的本性时说:“人的本性一要吃饱,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因此,人们追逐名利乃正当要求。人连名利都不需要了,不追求了,那么他的心就死了。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可以说,不追求名利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世上很少有不为名利的超人,更多的是善待名利的智者。

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出现诸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没有正视人们对“名利”的合理要求所造成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一潭死水。经济工作是这样,教书育人也如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追逐正当的名利,给他们确定追求的目标,他们才会不断涌现学习的激情和催人奋进的

动力。

一、给学生“名”——赏识激励

“被人赏识”是每个人内在的、深层的需要。“士为知己者死”之所以士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就是因为被人赏识。赏识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那就是“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给学生“名”没错,但也得讲方法和技巧。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立体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细心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总希望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成

绩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进了多少,退了多少;总希望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公平、真实、及时的赏识激励。一位平时不认真的学生,某一节课特别认真,思考发言很积极,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给予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应该先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给予学生鼓励,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每次作业和单元考试中,不能简单地把作业发到学生手上,也不能只是把考试的卷子发还给学生,必须要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于考的理想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考的不理想的学生也要帮助分析考的不理想的原因,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值的肯定的地方。对于学生中的一些表现,教师在课外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也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甚至可以通过别人的口来表扬学生,向家长表扬学生取得的进步。从同学、老师、家长中获取信息,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

二、给学生“利”——物质激励

物质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确实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起码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激励,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学生一旦有成功的体验,就容易产生兴趣,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原动力。从他人的激励过渡到自我激励,这正是教师想要看到的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激励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

给学生“利”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如,在中低年级的教学中,可以用彩色纸做“小红花”,用卡纸做“OK牌”“大拇指”“笑脸牌”奖励学生。贴花纸也可作为物质奖品,随手贴在学生的脸上、衣服上,深受学生喜爱。零食、笔、本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而高年级的学生更注重价值。比如,奖励书本、书券,能让学生为自己的智慧“充值”,既传递了知识,又传递了感情,更是给了学生一种品质;奖励书签,并在背面写上一句自创的名言;奖励贺卡,在恰逢节日时奖励,并送上祝福语,既受用又实用;还可以与学生分享与你所教科目有关的光盘、小玩意的乐趣,注意把所教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地环境或当前事件中去。

发放物质奖品既要把握一个度,也要掌握一个量。如果课堂上确实表现突出的,能起模范作用的,发给奖品也能使其他学生心悦诚服的,对这样的学生应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使物质奖品的激励效应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当然,对于后进生微小的进步也可进行小奖励,避免奖品发放有失公正。

三、“名利”结合——奖励方式要多样化

诚然,奖励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品,实际上,物品只是载体,绝不是奖励本身,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更在乎的是其内在所包含的源自教师的那份信任和关爱。学校的奖品,就其本身价格而言,多数是低廉的,微不足道的,但其价值却不容小视。把这些富有积极意义的物品作为奖品,是对学习本身最好的激励,它把物质奖励同精神熏陶结合起来,注重内在,富含情趣和意义。这样,奖品既是奖励物品,又是奖励目标;既是奖励载体,又是实现奖励目标的通道;既与学生喜新心理挂钩,又与学习本身挂钩;既是获奖目标,又是获奖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教师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而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启迪者;不应是学习结果的裁判员,而是摇旗呐喊的鼓动者。好的奖品应该是能让学生对其备感珍惜的,满足其成功感,也满足学习的原始动机即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所以,最好还是围绕学习范围进行奖励,不要过多的物质化。

好的外在的奖励形式谁都可以效仿,而内在的奖励时机、方式、分寸等的把握都是一门艺术。名利结合形式多样,因人的运用而效果各异,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总之,奖励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能正视学生追求名利的欲望,趁势点燃学生的欲望之火,让学生大胆地去追名求利,并且设置名利让他们去追求。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好处的,我们就要,也应该理直气壮地鼓励学生去追求。用它来追求能力、追求成绩,也就是人生和社会的价值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茂.西方教师学生管理策略精选.中国教师报,2008-01-02.

[2]万玮.班主任兵法.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3]屠延素.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0).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第四十一中学)

上一篇:浅析青少年学生受挫能力教育的现状及措施 下一篇:爱在良知,爱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