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控制

时间:2022-04-27 10:04:13

浅谈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控制

摘要:一个施工项目部除了在保证安全、质量、进度达到合同预期的目标之外,还要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在施工项目部的日常管理中必须考虑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本文从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施工预算的准确编制,并对施工预算的评审以及项目成本目标的合理确定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施工预算;成本控制;基本理论;目标确定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在这个大盘的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经过实践,施工预算可以有效的确定工程成本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对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施行施工预算是符合建筑施工单位行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项目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

1.1成本预算的基本概念

项目成本预算的目的是为衡量项目的实际成本而制定的基准计划,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项目成本预算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工作上去,并将项目目标与企业组织的目的紧密联系起来。项目成本预算包括计划与控制两种功能,通过项目成本预算,为企业的项目成本制定了基准标杆[1]。项目成本预算可以成为衡量项目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使用情况的标准。项目成本预算若合理,则可以为项目实际成本耗费提供依据,并使项目成本的管理人员适时进行项目成本的纠正与调整。

1.2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开发单位来讲,既包括工程项目成本的预算,又包括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所谓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即是对成本的掌握,是成本实施的物化,成本控制不同于工程的概预算,预算是以图纸为依据的,有预算定额及材料清单为测算标准,成本预算属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前期行为,是以规划审批条件及方案设计图纸为依据的,成本控制无论是项目初始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是十分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项目成本控制是为保障项目实际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成本,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按时、按质、经济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而开展的项目成本控制活动[2]。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的系统观念,贯穿于房地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开发阶段的成本控制,包括投资决策、设计、项目开发、发包以及建设实施等阶段的成本控制活动。

二、建立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和制度,加强施工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

针对建筑施工单位针对项目责任划分不清、控制不够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即从企业内部的组织上和制度上加以控制。

2.1 组织控制

由经营部门负责合同管理,明确其负责人为项目成本第一责任人。各项目相应成立成本工作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项目成本第一责任人。

2.2 制度控制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工作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控制制度。如:《合同管理制度》、《施工预算管理制度》、《工程分包及劳务分包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办法》、《机械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规范了履约,实现了对工程和劳务实体的集中采购,实行了材料统供和财务总监委派制[3]。

三、施工预算的准确编制,项目成本目标的合理确定

施工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同时应借鉴他人的经验并结合市场行情,提高施工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1 施工预算编制前的合同交底工作

建筑施工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书后,三日内由经营部门的组织合同交底。合同交底应严格按照程序标准进行,对投标报价、降价幅度、投标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情况、市场调查情况、总包情况、业主及监理情况、合同主要条款、需说明的事项等进行交底,使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各部门及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对工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使工程投标和工程实施的工作能够紧密衔接[4]。在合同交底后,所有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全部由经营部门专人负责,保证了资料保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2 施工预算编制的合理编制依据

施工预算分析,实际上是根据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并考虑影响工程成本的各种因素,对所承接的工程项目造价做出合理详细的预算,对工程的项目成本予以控制即确定项目成本目标。

3.2.1 定额的选用

施工预算的编制应借助企业定额,但有的单位由于多年来对于定额工作的忽视,造成了企业定额的缺乏。因此在没有企业定额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拿行业定额作参考并借助于市场行情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来综合确定。原则上采用现行定额,以此为依据对定额内容结合实践经验作适当的调换。同时,借助于市场,为编制施工预算寻找依据。在编制预算时,直接将调查了解的市场价格作为施工预算成本单价。当出现新工艺、新做法时,则由技术质量、生产管理、成本合同等有关部门参阅探讨拟定临时定额。

3.2.2 费率的取定

各建筑施工单位根据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取定。

3.2.3 工、料、机单价的确定

(1)人工单价:遵照市场现行价格。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 13.8 元,合同规定人工费补贴为 20 元/工日,两者相加,人工费的预算收入为 33.8 元/工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 30 元以下(辅工还可以在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2)材料单价:主材及大宗材料由供应部根据市场行情提供单价并组织统一采购,其它材料原则上参考投标时的价格对于业主供应材料,则直接按供应价计算,适当考虑材料的保管费用。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建设单位按实补贴[5]。(3)机械台班单价:原则上按定额进行计算,对于机械规格型号与预算定额不尽一致或缺省时,则采用相近参考或重新拟定的办法。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由于上述原因,可以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卧可以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和增加的机械费补贴来控制机械费支出。

3.2.4 工程量的确定。原则上以中标工程量清单和投标图纸为依据,好处有:一为以后的追加索赔计算工程量差额提供了依据。二可初步验证投标报价水平的高低,使施工预算总价尽量控制在中标合同价值内。

四、加强施工预算的评审,合理确定项目成本目标

编制施工预算的目的是用其来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以实现利润。同时,科学合理的施工预算是进行分包及实行两层分离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成本目标的确定必须客观、准确、合理,接近或稍微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领导决策层和企业管理有关人员对已编竣的施工预算进行评审[6]。为此,应成立施工预算评审小组,明确了评审小组的职责。项目施工预算编竣后,及时提交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形成统一意见后对施工预算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预算下发项目征求意见,项目意见反馈评审小组后,再修正施工预算,然后按其执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署项目承包目标确认书,做到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行政命令方式和领导意志办事,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了项目的责权利。施工预算下达后,项目部门要以此依据编制成本计划,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及个人,并落实到工程的每个部位和每道工序,真正起到施工预算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作用。

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任何一环,无论是工期、质量或技术方案哪怕一个细小的变动都足以影响目标成本的控制。综上所述,用施工预算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成本,对建筑施工单位而言,是较为实用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延彰. 火电建设施工企业项目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0:96-97.

[2]郑朝基. 浅谈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 门窗,2013,09:368+370.

[3]张勇.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6:119+312.

[4]张顺. 简议建筑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271.

[5]朱贵训.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及有效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2:263.

[6]赵建明.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 陕西建筑,2012,04:51-52.

上一篇: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下一篇: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