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时间:2022-04-27 02:34:31

浅谈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摘 要: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因其本身固有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当今金融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本文旨在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其重要性及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及特殊性

1.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在市场有效的理想环境下,市场参与者理性,个体自利行为使得“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市场均衡,均衡的市场价格充分明确地反映了所有信息。此时,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目的是排除造成市场非有效的因素,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甚至不监管,以免抑制有益的金融创新和发展。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存在大量非有效因素,使得自由放任监管模式不适用。实施合理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由此体现。其必要性有如下几点:

第一,互联网金融中,个体决策存在非理性。比如,在P2P平台中,金融机构销售的产品是针对借款者个人的贷款,由于投资需求者不一定能充分认识投资失败对投资者个人的影响,即使P2P平台明确说明借款者存在信用风险并且投资分散,这种网贷仍属于高风险投资。第二,有些有害风险不一定会被市场纪律有效管理控制。目前我国风险定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效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推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用预期的高收益来吸引眼球,扩大发展,但不一定如实揭示风险,会潜在巨大的道德危险。第三,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与传统金融一样,在互联网金融中,风险指的仍是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等概念和分析框架也都适用,从而相应监管逻辑也都适用。但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有两个突出风险特征,在监管中要予以考虑。

二、当今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近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偏差。在过去两年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无序中发展,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非法集资、跑路等诸多乱象。来自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金融产品的网络化趋势加快了非法集资的扩散速度,2015年非法集资案件数达历史顶峰,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其中投资理财类非法集资案件占全部新发案件中数的30%以上。一些平台扮演了信用中介的角色,要考虑到其业务性质发生了变化,只要涉及办理存贷款业务,就需要接受特殊的监管。银行有资本充足率、风险拔备等各方面的要求、而缺乏监管的平台公司一旦出问题,只能通过借新来还旧,典型的“庞氏骗局”就出现了。因此对进行特殊的监管并不是一种歧视,也不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垄断地位,而是这类机构一旦出了问题,其风险的外溢性就会很广,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互联网金融监管极具重要性。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走势

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在开展中,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互联网金融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4月28日,新一期的“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由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该指数以2014年1月份为基期100,到2015年11月该指数上升到390,随后在12月下降到386。从同比看,互联网金融指数增长速度从2015年6月开始缓和。从分类指数上看,互联网金融各业务发展有明显差异。其中,互联网支付和互联网基金指数增长趋稳,2015年增长率分别为41.0%和37.0%,相比2014年增速分别下降了10.9%和13.9%。投资指数增速在2015年年中开始迅速下降。而互联网保险则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风向。接下来几年,互联网金融格局将有更大的调整。

在政策上,监管趋严将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将在资产端向产业端下沉将是未来方向。具有优质资产端的公司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网贷监管会在2016年收紧,一些野蛮生长期的平台会提高内修、调整业务方向,否则就会被退出业务市场,这对行业的正向发展是有帮助的。因为一些大平台出现事故,国家会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变得谨慎。而随着今年监管制度的到来,行业会加速分化,最终会推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意见及改善措施

1.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系统

建立完备的监督监管体系,一是为了保证网络交易安全性,必须设立并公开市场准入标准,目的既是保护投资者的身份信息和利益,也是为了提升入市企业竞争的公平性。二是在虚拟的交易环境中注意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保证交易记录的真实性。三是当网络交易出现故障时,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追究分析交易双方的责任,并加强网络交易监管的实施和惩奖措施。

2.增强国民监督监管意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国人共同的参与和监督,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关于金融市场秩序、监管、合法合理性的教育,在学校专业的环境下有目的的培养有关金融监管的人才,可开设类似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监管意识。政府也应该支持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到实际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来,从长远来看,这种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3.把握监管力度,明确部门分工

把我监管力度,避免盲目控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为网络金融市场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明确部门分工,将职务和任务明确分配到个人头上,提高企业运营和监管效率,做到不疏漏,不重复,遇到风险能有效及时的管理控制,减少损失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东龄.试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2015(02).

[2]孙昊.当前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

作者简介:侯阳林(1997- ),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任职于)吉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保险学

上一篇: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探讨 下一篇: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