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一定要虎妈猫爸

时间:2022-04-27 02:27:34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虎妈猫爸

我表姐是一家私企的中层领导,而表姐夫是个公务员。两人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决定了“阴盛阳衰”的家庭氛围。他们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性格比较孤僻,而且胆子也非常小。表姐经常给孩子报各种艺术培训班,对他管教特别严厉,而表姐夫对于孩子是顺从,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没有发言权,所以也常常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以来都是个热门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严厉的虎妈和温柔的猫爸这样的家庭组合,女性太强势,男性没地位。这种家庭有些夫妻经过磨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关系模式,但其实“虎妈猫爸”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妈强爸弱的弊端

在“虎妈猫爸”式的家庭里,母亲过于强势,控制着整个家庭氛围、各种大小决策,而父亲过于弱势,在重大家庭议题上没有话语权。通过对临床患儿的观察和心理咨询的汇总发现,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父亲过于弱势,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障碍、强迫症等问题。这是因为,在健康关系的家庭里,妻子与丈夫、孩子与母亲、孩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相同的,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状态。这种均衡的家庭力量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土壤。但父亲过于弱势,在孩子心理成长中的角色就是“模糊”的,母亲占据统御和支配的绝对主导,会导致母子间关系过近,父子间相对较远。

男孩要养成良好的男性角色,其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便是父亲。弱势的父亲与强势的母亲搭配,导致男孩遇到棘手问题时,多选择逃避来寻求母亲支持,久而久之会丧失应有的阳刚之气,更愿退回到母亲的“襁褓”中。对女孩来说,父亲可以指引她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初步懂得怎样与异性相处,如何维持异性间的关系。弱势的父亲可能导致女孩性格孤僻,对男性产生认识偏差,甚至影响今后的婚恋。

在“虎妈猫爸”式的家庭中,夫妻双方要更多地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着想,有意识地改变相处模式和角色定位。孩子的教育包含她的习惯、性格和各种行为等等。“虎妈”所要的成功和“猫爸”所要的幸福并不矛盾。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教孩子努力比孩子自己学会努力要好得多。不能像“虎妈”那样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格,也要综合考虑她是否能够承受得了。也不能像“猫爸”那样对孩子放任自流,“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妈爸的正确教育方式

“虎妈”得反思,不要总把事情的过错都放在别人身上,自身也要去思考,是不是自己对孩子、对老公要求得太多了。孩子为什么看到自己就害怕,心思宁愿告诉别人也不愿意和自己分享?是不是自己平时给孩子的形象太过威严了,孩子才会刻意和自己保持距离,没有沟通和互动,只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学着尊重理解,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她才会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

“猫爸”对孩子的爱要有分寸和原则,不能过度娇纵和顺从,要在育儿方面多学习、多陪伴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多参与孩子的家长会或者重要活动和比赛。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树立自己做父亲的尊严和正面形象。对孩子百依百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有时会让他没有自信。

不管是“虎妈”还是“猫爸”,父母的教育要一致,成功和快乐要相互融合。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在教育方面要以孩子的意愿为主,父母不能总是以高高的姿态去压制孩子。对于孩子,最好的是能够给他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如果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分裂,无所适从。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自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想要找到一个标准的教育方法很难,很多时候都是因孩子而异。在慢慢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时,父母应该多注重培养孩子的人格建立,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为了一些外在的因素强迫要求孩子。放开过多呵护的手,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学做一个好父母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上一篇:节后清清肠,养养胃 下一篇:爱揪耳朵的宝宝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