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战线上的“别样风采”

时间:2022-09-26 05:32:51

护理战线上的“别样风采”

在人们眼中,白衣天使,就是指穿着白大褂的女护士。然而,在武警边防总医院的护理工作战线上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年轻干练有朝气,爱岗敬业有激情,细致周到如女性,从事着护理服务、手术配合、血液透析、急诊抢救、供应消毒及神经康复治疗等岗位的护理工作。

他们如同女性白衣天使一样,扎实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呵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挥洒青春的汗水和热情,承受偏见,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那一幕幕工作片段交织汇聚成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就是边防总医院的12名男护士群体。下面3个故事就是男护士“别样风采”中的一抹掠影。

无影灯下的战士――手术室男护士郭志宏

2015年12月30日早上7点30分,总医院新入警的男护士郭志宏迎来了上班定岗后又一个紧张、繁忙而充实的工作日。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就位备战。消毒洗手,穿好衣帽,全副武装开始准备一天的“战斗”。8点,手术室开始交班,总结前一天手术情况及夜班工作,布置受领当天手术任务。护士必须严格按照手术任务开始准备清点手术器械、敷料,并做好无菌器械台准备工作。随后,再次消毒洗手,穿上手术衣,戴好手套,护士同医生开始真正进入备战状态。9点,手术开始,“战斗”打响。护士们要根据手术进程不断递接各种器械,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随时关注手术的进展情况和病人的各项体征,确保万无一失。11点40分,手术顺利完成。但是郭志宏的“战斗”并没有结束,他还要和护理小组一起清理手术间,认真清点手术的器械和物品,绝不放过一根缝合线、小半卷纱布等任何东西,为器械做好消毒准备,还要整理手术台。12点,郭志宏和同事趁着下台手术的空档才可以吃饭。休息片刻,又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从毕业到现在,我越来越觉得男护士在手术室有着很大的优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男护士的优势。”手术室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大部分患者躺上手术台的瞬间,血压和心率都会飙升,心里极度紧张。这时就需要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郭志宏还告诉记者:在手术室工作有时候做一台手术就是10多个小时,甚至还要连轴转继续下一台手术。这时,作为男护士体力好、精力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手术中经常也会出现许多突况,十分考验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男护士的心理素质更能稳定一些,所以反应更快,胆子更大,能第一时间带领同科女护士一起快速应对处理紧急情况。

无影灯虽然没有五彩斑斓,却闪烁着生命最重要的光芒,点燃了无数患者与家属的希望。男护士,虽不像女护士那般温柔体贴,但也有不一样的铁骨柔情,更能给病人安全感。未来更多像郭志宏一样的男护士会以别样的姿态,让青春在无影灯下焕发绚丽的光彩!

建立“生命通道”的卫士――血透室男护士张天

对于血透病人来说,血管通路是维持血透的“生命线”。由于反复穿刺、感染、压迫和动脉硬化等原因,容易出现血管内瘘堵塞,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护士为病人血液透析的穿刺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刚到血透室工作时确实压力不小,一方面血透室的护理技术特别专业,需要培训上岗,而且男护士经常不被患者理解和信任,被误认为会粗心大意,不会温柔体贴。”说起这些,张天跟记者讲起了一件事。科室的潘姓患者60多岁,身患糖尿病、尿毒症多年,双腿失去行动能力,每次来科室做透析时,不仅脾气大,要求多,而且经常无故刁难护士,特别难护理。因为潘某做透析多年导致血管严重变形,一般的护士在给他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经常会失败,所以在科室每次都是护士长或者经验丰富的护士为他护理。在知道张天为他护理时,他担心一个男护士肯定会“粗手粗脚”做不了血液透析。就这样,张天为潘某第一次护理失败了。经过这次“不愉快的接触”后,张天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留意起潘某,并向护士长及科室同事了解潘某的情况。在了解情况后,每当潘某来就诊时,张天总是会提前协调完手头的事情,赶过来帮忙抬扶。张天是男护士,力气比女护士大,不需要别人搭手帮忙就能抱起潘某上透析机。这样潘某在治疗时候也不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了。时间一久,潘某发现一起就诊的病友都点名要求张天为他们做护理。原来,张天在几次“碰壁”后,积极地加做“功课”改变自己,他一面请教护士长学习服务态度、服务用语,一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反复提升护理操作能力。同时,张天珍惜每一次为病人护理的机会,真诚地与患者沟通,耐心细致为他们服务,渐渐地树立自己的“口碑”。终于,有一次张天帮助潘某上透析机时,潘某主动要求张天做透析,并就第一次就诊的事情诚恳向其道歉。

“张护士,你来帮我扎针吧,扎得不痛,而且一针就准”。现在常常会有一些病人点名要张天来护理。张天正是用自己的真心与患者真诚沟通,用行动和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与生命赛跑的斗士――急诊科男护士齐鸿年

“呼吸平缓,血氧回升,生命体征趋于正常……”2015年12月20日凌晨6时,边防总医院急诊科男护士齐鸿年刚刚完成一次夜班抢救手术,开始和白班同事交接工作,准备回宿舍补充睡眠。据了解,他每周要值4次夜班,其中每个大夜班从晚上11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小夜班从凌晨4点到11点。这样昼夜颠倒、周而复始的工作,自齐鸿年2012年到急诊科工作开始就成为常态。

2015年8月16日晚,齐鸿年在像平时一样值夜班。晚上11点多,一阵急促的急救电话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医院驻地附近路边一醉酒男子满脸是血躺在地上,情绪失控,胡言乱语。在急诊科工作3年的齐鸿年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现场情况,移动病人侧卧,观察体征,清污护理。回到医院后再次测量时,醉酒男子的血压再次降低到危险指数,病人起伏的各项指标让急诊科迅速进入备战状态。“越是紧张的时候心里越要冷静。”齐鸿年这样告诉自己,帮助医生完成抢救是急诊科护士的职责。降温,清理污物,吸氧急救措施,迅速建立静脉双通道。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醉酒男子的情况才趋于稳定,这也让忙活了一晚的齐鸿年终于松了一口气。

急诊室的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病人和各式各样的手术仪器设备,相比病房护理工作,多了一份专业性和复杂性,24小时全天候的工作对于医护人员的医技水平、心理素质、体能都是巨大的考验。因此,男护士在急诊工作更加有优势。“特别是在面对突况时,男护士能冷静处理这些事情。而且男护士做事一样很踏实,很认真,细心耐心都不输给女护士。”在总医院急诊科工作了12年的护士长陈莉这样深情地评价着本科室的男护士齐鸿年。

上一篇:春节后,对不健康减肥说拜拜 下一篇:我国雾霾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