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及体系的探索

时间:2022-04-27 10:15:38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及体系的探索

摘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独立学院迅速崛起并成为一种迎合当前经济形式的先进教育模式。本文着重对学生管理模式和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独立学院管理工作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市场经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及体系

我们目前经历的时代是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发展得非常迅速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新的知识结不构、新型人才有着非常快速的变化和需求。从经济上来讲,这样的需求对高等教育也是一种挑战,尤其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我们的人才,包括政府人才、企业人才,都要有重大的知识结构上的变化,包括现在出现的非常快速的经营创新和法律秩序变革,都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新的调整。在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大潮的推动下,自1999年以来,独立学院相继创办并迅猛发展,至今已达318所,在校生人数已突破100万,而且正方兴未艾。“独立学院”的迅速崛起,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体系。本文拟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探寻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成才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体系。

一、构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及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了培养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合格人才,应本着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兼顾,竞争与和谐共存的原则,构建一种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模式及体系的构建包括学生管理模式的设计、学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等。

首先,学生管理模式的设计必须与学校的校情相适应。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三种:即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管理和半封闭式管理三种。封闭式管理是指学校制造一个相对隔离的教学环境――封闭式学校,并在此实施教学活动,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校内进行,严禁外出。同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按统一的规范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而开放式管理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管理形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上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这是一种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为主的管理模式。而半封闭管理则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管理模式。我们不能抽象地断定哪一种管理模式更优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实上,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哪一种更能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具体到独立学院而言,由于学生入校时成绩相对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如本一、本二批学生,适宜于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其进行严格管理,而在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独立学院最适宜于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即在学风建设、宿舍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理方式或手段上,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日常管理,一手抓政治思想教育,两者互相配合,不可偏废。

其次,学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从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来看,学生管理机构宜实行院系二级制。院级设学生处或学生工作部,下设学生管理科(或办公室)、团委、宿管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素质拓展中心等机构,分管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团组织活动、招生就业、心理咨询、素质拓展等工作。各系设学生工作办公室,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或导师)分别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再次,长期以来,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辅导员工作不太重要,比较轻闲,一般人都可以做;(2)工作安排上的误区:认为辅导员管的学生人数越多越好,事情管得越细越好;(3)待遇上的误区:目前辅导员的工作量与所受待遇形成强烈反差:现实生活中不少辅导员每天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可他们的收入远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基本上看不到出路;(4)人事安排上的误区:不少高校对辅导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理论素质等要求极低,不少辅导员不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只好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根据上述分析,学校应对症下药,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在人事安排上引入竞争性机制,减少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将学生工作重点放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四:规范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1)招生就业指导工作:分招生与就业两个方面,重点在就业。高校应整合各种资源,广泛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广拓就业渠道。(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在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同时对学生的诚信和纪律教育亦不可松懈。(3)宿舍管理工作:宿舍是学生课堂的延续,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的园地、信息获取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娱乐的天地。搞好宿舍管理应做好以下三点:①提高专职管理人员层次;②扩大管理职能,集管理、教育、服务三位于一体;③让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管理。(4)心理咨询工作: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比本一、本二批学生更大,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易怒、焦虑、恐惧、冲动、多疑、嫉妒、歇斯底里等。因此,独立学院宜及早筹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学风建设工作:重点在第一课堂的出勤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6)素质拓展工作:包括院系及社团主办的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讲座等。(7)党团工作:包括团组织建设、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发展及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

最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是学生管理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重要条件。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学籍管理、宿舍管理、奖学金管理、学生违纪处罚、考勤规定、户口、身份证管理等各方面。不仅院系可制订各种管理制度,而且班级也应制订班规,以使学生的行为更加文明。同时,学工系统各科室也可制定一些内部规定,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辅导员学习条例》、《学工部上班纪律规定》等。

二、正确处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几种关系

首先,应理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党政关系。独立学院的党政领导在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上应进行明确分工,权责明确,管理费用到位。学工系统分管领导应在如何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有所计划,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在学生工作系统内部,同样需要理顺党政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素质拓展中心与学生党支部、分团委既要相互联系,又要分工明确,否则就会做重复工作,不利于活动开展和效率的提高。

其次,正确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尽管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工作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而学生管理工作侧重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关系,就是教育学生搞好学习与学会做人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课堂教学,一手抓学生管理,两者不可偏废。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又可以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不要忘了育人的责任,责任强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兼任班主任。辅导员在抓好管理的同时,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多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同样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学风建设和素质拓展,一手抓思想道德教育。这实际上是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问题,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要求学生能自觉自主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而这有赖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时,那就必须用校纪校规来约束学生。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于本一批、本二批学生来说,略有逊色,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是理所当然。

最后,应正确处理好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及广大同学三者的关系。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的关系主要是辅导员发现、培养学生干部并引导他们参与管理工作。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是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能否培养一支素质高、讲奉献、能带动广大同学共同进步的学生干部队伍,既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辅导员与广大学生的关系就要求辅导员转变管理观念:(1)强化民主意识,将学生放到应有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参与选择、参与创造、参与管理、参与决定、参与共建。(2)强化法制意识,全面准确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3)强化服务观念,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

三、总结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办高校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但同时今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可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高等教育规模要继续有大的发展,不能只寄希望于公办高校,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在独立学院试办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规范管理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工部

参考文献:

[1]孔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4):19.

[2]蒋威宜.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5):71.

[3]辛希贤.欧美国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分析及借鉴[J].理论导刊,2002,(9):48.

[4]杨玲.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85.

[5]王守猛.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4,(2):107.

[6]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求索,2004,(5):180.

上一篇:“区域融合、深度合作、共建共益”探索高职教... 下一篇:中部地区地方高职院校解决新一轮发展瓶颈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