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化”经营之路

时间:2022-04-27 10:09:50

我的“三化”经营之路

22年前的今天,我怀揣梦想加盟平安,踏上了我的追梦之路。22年后,我率领近千人的团队从平凡走向卓越,将专业化、科技化、公益化融于F队基因之中。我是平安人寿第一批人、中国大陆第一批保险博士、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业务总监、广西岑溪市河六村平安仁爱希望小学名誉校长吴晋江。

作为一名“老平安”,我拥抱科技、主动创新,快速转型,利用 “科技+”、“产品+”不断探索“双圈双户”新型展业和服务模式,促进了公司“双圈双户”战略的落地执行。

微博获客传递爱心

2012年7月,北京的一场特大暴雨酿成惨剧:一名司机因积水被困车中无法逃生,最后被活活闷死。当时我看到这件事情后,立即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活动――免费赠送100件汽车安全锤。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博友给我留言发来地址,我也在两三天内如约送出100件安全锤。这件善举无意间使我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了我的客户。

“科技+”助力展业经营

微信是我目前主要的获客渠道之一,通过微信或转介绍获得准客户名单,再通过线下服务促成业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经营,我个人保单的30%至50%来源于线上的开拓与服务。去年我个人达成了MDRT,其中50%的件数和佣金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平安金管家的经营。

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在精心经营之下,目前粉丝量已达4万。我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原创保险类文章,朋友们看到后特意打电话咨询,最后都签下平安福的百万保单,成为了我的客户。仅去年一年,就至少有10件保单来自微信公众号。该渠道还成功为队伍增员两人。

我还通过加入高端人士微信群,不断拓展人脉圈,提升客户层次。我加入了一个互联网私董会群,通过线上交流、线下会议等形式,不断深入交流,群里的高端人士逐渐成为我的客户。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充分理解和运用公司的科技平台支持,坚持双圈双户经营,对于团队管理、拉动业绩颇有帮助。通过微信讲师团,我们每月定期召开1-2次微信产说会或微信创说会,对开门红业绩、增员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无论身在何处,我都可以通过微信召开主管会、小组会,辅导新人,这使得管理团队的效率大为提升。

成熟定位打造“双圈”

如何打造自己的“双圈”,经营好客户,通过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其一,我是保险人,会不定期一些专业的保险信息、保险活动,包括线上保险类产品的推荐,担当保险专家角色。

其二,我是一个专业理财顾问,会不定期转发我自己公众号的保险理财的好文章,及专业的理财信息、综合金融知识,展示专业的理财顾问形象。

其三,我是生活人,我会发送一些我个人和家庭活动的趣事,展示全面、丰满、真实的保险人形象。同时我还会转发一些展E宝上的生活类服务资讯、产品信息,塑造客户生活助手的形象。

双圈服务

作为中国第一代保险人,我深知服务客户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拥抱新科技、新平台、新理念,“双圈”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实用的工具。

第一,服务老客户。双圈不仅助力展业,也能更好地服务老客户。譬如当客户需要办理保全变更时,可以通过微信联系人,使沟通更加便捷。

第二,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公司有很多线上保险产品,通过微信推送产品可以充分、快速了解客户需求,方便在线下与客户进行深度的沟通和服务。

第三,善用平安金管家APP。我个人特别喜欢健步行,曾和团队策划过四五次大型健步活动。这是平安的新生活运动,与“平安福+平安RUN”挂钩,在朋友圈受到大家的关注。去年,我个人至少有五六件“平安福”是通过平安金管家APP销售,团队的“平安福”活动率全年达到52%。

在与海外保险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今天的保险人还是沿用传统的展业模式,当他们得知平安简单、便捷的展业、投保、服务模式时十分震惊。我强烈地感受到,平安的创新和服务平台,已经完全走在世界保险业的前列,令我们每一个平安人深感自豪!

公益慈善,我们在路上

2008年至今,我和团队伙伴、客户在广西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累计资助金额超过60万。我们每年组织同事、家属、客户参加捐血月活动,我本人很荣幸在2015年获深圳市保险人公益明星奖,并于2016年发起成立了“锟辰兄弟慈善基金”,进一步提升了保险人在慈善公益圈的影响力。

我非常认同 “专业+科技+公益=移动互联时代下的人尊严”的理念。近几年,我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用于自身学习,提升境界、视野及领导能力,对新科技始终持拥抱和学习的态度,紧跟公司步伐。这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也吸引了众多“优才”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了公司的新鲜血液。新的时代,我和我的团队在通往专业化、科技化,公益化的道路上,将继续阔步前行。

上一篇:《胃癌预防的策略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解析 下一篇: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