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石质Ⅳ级围岩预留变形量探讨

时间:2022-04-27 08:56:36

隧道石质Ⅳ级围岩预留变形量探讨

摘要:预留变形量指满足隧道净空及结构尺寸外,还须考虑初期支护变形的情况,这种预留的变形是隧道初期支护允许和合理的。对于双线Ⅳ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大小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2008)中有明确规定,即根据隧道宽度、埋置深度、施工方法和支护情况条件等条件预留50~70mm。规范所规定的上限值70mm预留变形量在特定隧道情况下不能满足初期支护变形要求,后期二衬施工易产生侵限情况。

关键词:预留变形量、初支、侵限、二衬、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典型工程概况

上峪隧道全长2174米,隧道区位于太岳山前缘山地区,地表冲沟发育,隧道区主要穿越砂质黄土和砂岩夹泥岩区。其中Ⅳ级围岩744米,占隧道总长34%,且主要位于隧道中段,埋深50-100米之间。

2、预留变形量不足致使侵限的问题

Ⅳ级围岩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预留变形量60mm,其中硬质砂岩区域满足施工要求,经断面测量,无初支侵限现象。但软质砂岩、泥岩区,即使预留变形量调整到限值70mm仍频繁出现初支侵入二衬断面现象,给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经统计,在软质砂岩、泥岩区预留变形量设定为70mm时,出现侵限频次最高的部位为拱顶、两侧拱腰(见图1)。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出甚至返工处理,给施工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图1

3、问题解决方法

为尽量减少预留变形量不足造成的初支侵限问题,在上峪隧道选取实验段采取了增加预留变形量的方法。预留变形量增幅为5mm/次,增幅上线为30mm,即预留变形量总值不超过100mm。通过现场Ⅳ级围岩施工实验(每频次6米实验段,共30米实验段),侵限次数与增幅之间关系如下(见图2):

图2

自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预留变形量的增大,初支侵限次数明显减少,当预留变形量增大为95mm时,只在拱腰出现一次侵限情况,当预留变形量为100mm时无侵限情况。排除爆破不平顺、钢架加工误差和初喷误差外,预留变形量设定为90mm能够有效避免初支侵限情况。

确定预留变形量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预留变形量发挥作用,根据施工经验,在本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初支钢架断面放大、减少围岩时间、加设环向锚杆等方法。其中,初支钢架放大操作简单,同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减少预留变形量损失。改进方法为按照原断面圆心位置不变,半径增大的方法放大钢架断面。初支钢架放大示意图(见图3)

图3

图中:增大尺寸=预留变形量-封闭初喷厚度(40mm)

4、经济测算

综上所述,采取增大预留变形量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初支不良侵限问题,增大预留变形量也相应增加了工程成本,但经测算与出现侵限后处理费用相比,前者更有优势。费用测算对比表如下:

表1

自表中可以看出,采取增大预留变形量的方法每10榀节约3500余元,降低了成本。

5、小结

通过对上峪隧道侵限治理的实际施工应用中,我们发现合理的增大预留变形量是减少和治理侵限的有效方法。增大预留变形量是一项提前预控措施,能够避免返工和处理浪费的时间,减少拆除钢架索产生的风险,同时相比出现超限后治理更加节约成本,可以在类似施工中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2] 上峪隧道设计图,晋中南洪汤施(S)隧08-12

[3] 双线隧道钢架及配筋参考图,晋中南洪汤施(S)隧-参02

[4] 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晋中南洪汤施(S)隧-参01

[5]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8标段(瓦塘至汤阴东段站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康建洋等,2011.8

作者简介:刘艳,女,1979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建筑工程专业

上一篇:浅析沈阳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下一篇:水库大坝常见病害及加固防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