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27 07:16:08

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点思考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高职教育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8-01

1.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近年职业教育被确认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接受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学校"火爆热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向培养学生的任职能力本位回归,毕业学员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教育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新热点。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其自身的特色决定了我国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一定时期的教育,既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身心有序、协调、均衡地发展,以保持全面、长久的发展能力,保证其在适应当时社会的同时,也为适应未来的社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就是某一时期内接受的教育,要既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又能够对下一时期重新接受更高更深更新的教育产生促进作用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传统教育观念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命,观念的转变,必须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头。

2.1必须引导高职教师转变观念。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要转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教育观念为注重包含知识、能力、素质在内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并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不断增强大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锻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其自我发展的信心,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2必须引导学生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高职教育虽然是一种"职业教育",但高职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一种短期就业,而是终身就业。高职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服务,而不是为学生的短期就业服务。只有学生具有了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发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并主动征求教师的指导,锻炼选择和调整自我发展的方案的能力,逐步使自己具有自控教育、自控发展的能力。

3.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既关系到教学计划执行的成败,更关系到能否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1是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重视探究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完成学习的条件,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应认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完成学习。

3.2是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遵循和运用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相伴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之后离校继续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必具的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里面,要充分考虑学习方法的问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要体现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有所帮助。

3.3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悬念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增强思维的内在动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要善于巧妙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课堂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4是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情商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均表明,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对其人生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情商较高的人可以积极弥补智力的不足,获得较好的发展;情商较低的人,即使智力较强,却往往难以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大的作为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情商教育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努力把情商教育融于智力教育过程之中。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情商指数,塑造自己的完美人生,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识渊博、充满人格魅力、有独立创造精神、坚强勇敢、乐观向上的人,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响、去感染、去熏陶大学生的思想、人品、意志、毅力、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

结语:我们要认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转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高职教学的课堂努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然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层面和因素,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崔德明.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探究[M].2009,609(05):45-46.

[2]方晓红.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M]. 现代企业教育, 2006,(08):1-3.

[3]傅凰.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D].厦门大学,2001年。

[4]龚海伟. 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147

上一篇:教育行动研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浅探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