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平台的改革研究

时间:2022-04-27 04:07:29

建立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平台的改革研究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19-0058-03

摘 要:本文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初步研究建立了学科交叉适用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体系共建的教学实践平台、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与师资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分析研究了建设交叉适用的实践教育平台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课程群;交叉实践体系;信管专业;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属为电气信息类和管理类两个不同学科。虽然学科类别不同,但是学科交叉和专业需求的特点决定了两个专业包含了许多相同计算机信息技术体系的相关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是面向技术的(软硬件)研究和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计算机课程要求的特点是面向技术的(软件)应用。

目前本科教育虽然是大众教育,但更提倡教育以应用型技术应用为主。因此,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既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又应兼顾专业交叉知识点的融合。合理研究和建设专业实践教育平台,不仅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整合、资源共享,还可以提高办学质量,真正按国家教委要求培养符合本学校办学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就建立计算机专业和信管专业的学科交叉实践教育平台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

1 专业课程群设置方案分析

1.1 信管专业

对核心计算机课程的要求不应且不低于计算机专业,这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基础。它的课程体系划分为信息技术和管理两大模块。主要实践课程包含基础性实践、设计型实践和综合/创新型实践课程三部分,如图1。

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主要有三大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专业应用(方向)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包含:“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等课程。专业课程群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应用(方向)课程群主要包含:“软件测试”、“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等课程。

1.2 计算机专业

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群主要包含:“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群主要包含:“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算法设计基础”等课程。计算机专业和应用课程群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WEB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数据库挖掘”等课程。如图2。

2 专业实践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可以看出,专业实践体系主要包含基础性实践、设计型实践和综合/创新型实践课程三部分。

基础性实践这个部分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型和操作型实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

设计型实践这个部分实验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系统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能力;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信管专业的学生来讲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训练。

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这个部分实践要求是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根据对社会调查分析、学习项目分析设计方法、了解企业项目策划的基本方法等,使得学生初步具备有项目申报的综合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参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 专业交叉实践体系的共建

根据上面分析不难得出,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都遵循了教育部规定的主要方式建立和实施的。即按照基础能力应用能力训练、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我们从其专业的需求入手,根据专业特点,找出其专业办学的交叉点,从而完成办学硬件环境建设、办学教学软件平台建设、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实践体系(实验项目、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等。

3.1 交叉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根据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点,我们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相同的基础课程的课内实验统一设定为一个课内实验模块;将专业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测试”、“数据库挖掘”、“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的课内实验统一设定一个模块;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相同的专业课程统一设定为一个专业课程设计模块;将专业实习按专业方向进行统一模块设定;最后统一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向的综合训练组合成为统一模块,有计划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等。如图3。

3.2 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环境建设是交叉实践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明确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将已有的实验室从凌乱杂用的状态下,分阶段的进行整合。如图4。

说明:

交叉使用实验室

正在筹建中的实验室

目前已有部分硬件与软件,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开放性实验室,同学可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作部分,也可自拟题目,根据学校的认可,完成后可获得一定的学分。

首先按照实践平台体系的要求建立通用与专用实验室环境。这部分实验室比较容易改造,将计算机所有实验室都检查并配有各专业所需的硬件设施,同时选择中档的实验室扩充配置专业所需的硬件环境;在建设改造的同时,完成统一规范相对应课程实验项目实验要求等。

其次建立专业设计实验室。此阶段对硬件建设要有超前意识,对硬件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构社会需求,建设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专业设计和实习的先进环境,以保学生能通过专业设计或实习的综合实训等,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

最后建立综合开发与创新实验室。根据专业办学特点,检验学生是否具备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直接体现了应用型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能力。我们应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建设综合与创新开放性实验室――即开发调试实验室。通过此类实验室的建立,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项目制作、参与专业竞赛、参与创新性研究,不仅使学生初步参与到科研当中,还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锻炼,最终达到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目的。

3.3 软件平台建设

首先要保证教学各个课程群的软件配备。其次是为教学提供合理配套的最新软件工具,避免重复使用过时的教学软件,使用最新最为实用的软件,培养学生和社会接轨,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最后配合所选软件,和企事业联系,分类别的(例如选择微软公司系列软件、IBM公司系列软件、CISCO公司系列软件、Red Hat公司系列软件、SUN公司系列软件的使用等)进行行业培训软件的模拟实践与应用平台建设,保证校企合作取得好的成效。

3.4 师资团队建设

企业需要团队建设,同样高校更需要团队建设。团队整体质量的提高才是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体现。为此我们在交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时候,师资团队建设也是交叉实践体系建设的又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开展师资团队建设工作。

专业师资整合。通过整合可以减少各专业均配备相同课程的教师,即减少了师资需求,又统一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

跨学科专业教师培训。通过两专业办学方向的学习教育,使得更多的教师了解多个专业的不同要求,不仅可以培养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两专业还可以资源共享,更可喜的是推动了学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校企合作师资的专家引入。在专业负责人的统一带领下,适当聘请校内外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工作,特别是参与交叉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教育平台建设工作中,将符合社会需求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的学校,将应用型教学计划落实的实处。

通过专业师资的整合、跨学科专业教师培训、校企合作师资的引入,我们建设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师团队,采用定期研讨、定期学习、定期交流、定期总结的递进模式,完善开放、联合、共享、竞争等多方位机制,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初步建成了符合两专业使用的教学平台;在保证不断完善团队建设工作的前提下,推进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达到完成专业办学的目的。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分析建立学科交叉适用的实践教学平台改革研究。通过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分析研究,总结提出建立交叉专业实践体系的方案。初步实践表明,不仅对于两个不同学科相应专业办学具有良好的促建作用,还将对文理共存的相关专业提供了研究依据。希望对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荣. “任务驱动”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14(2):51-52.

[2] 鲁保富,郑春龙. 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5-7.

[3] 苗艳丽. 关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8-10.

[4] ,王泽生. 开放实验室是促进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J]. 实验室科学,2006,(6):83-85.

[5] 王永生. 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6,(9):85-86.

[6] 武宝瑞.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5):2-3.

[7] 马育. 实验室联合开放,培养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119-121.

[8] 杜磊等. 创新教育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C].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6年会学术论文集.

[9] 朱安庆等. 探索大型专业软件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探索,2007,26(3).

上一篇:“新型主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下一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新模式